茄子绵疫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保护地蔬菜病虫害防治手册》第140页(1095字)

【释文】:

茄子绵疫病在我国各地普遍发生,常造成大片茄果腐烂脱落,生产损失很大。夏季塑料棚室撤膜后变为露地生长时,遇上连续阴雨,绵疫病大发生。

1.症状识别 此病主要为害果实。受害果初期病部出现水渍状圆形病斑,稍凹陷,暗褐色,逐渐扩大为害整个果实。在较高湿度下病部产生白色菌丝,内部果腐烂变黑。病果落在潮湿地面,很快全果腐烂,遍生黑霉,最后干缩为黑色僵果。茎部受害,幼茎变褐腐烂、缢缩,上部萎蔫,易折断。叶片被害后产生不规则圆形水渍状褐色病斑,有明显轮纹,潮湿时病斑上生絮状白霉。苗期发病,造成猝倒死亡。

2.病原菌与传播途径 病原菌为鞭毛菌亚门疫霉属真菌(病原菌形态见番茄绵疫病菌)。病菌主要以卵孢子随病残株在土壤中越冬。来年卵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溅到果实上,萌发芽管侵入寄主为害。以后病斑产生大量孢子囊,由孢子囊产生游动孢子,借雨水、灌溉水等传播蔓延为害。

3.发病条件 病原菌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8~30℃,要求很高的相对湿度和水滴。因此,高温湿度大是此病流行的条件。夏季塑料棚室撤膜后,连续降雨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黏重,偏施氮肥,管理粗放的地块发病重。重茬地、长果型品种发病也重。

4.防治方法

(1)轮作 实行与非茄科蔬菜轮作4年以上。

(2)选择抗病品种 一般圆茄品种比长茄品种抗病。

(3)清洁田园 清洁田间病叶、烂果,减少再侵染的菌源。加强通风,注意排涝。

(4)加强栽培管理 增施底肥,适时追肥,施用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覆盖地膜,防止土壤中的病菌孢子反溅到果实上,减轻发病。

(5)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400~500倍液、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杀毒矾)400~500倍液、72%克露(克抗灵、霜脲锰锌、克霜氰)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乙磷铝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喷药时注意果实着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