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精制白喉类毒素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临床用药与观察手册》第797页(1029字)

【别名】:吸精白类

[作用·用途] 预防白喉。用于6月~12岁儿童。

[不良反应] ①局部红肿、疼痛、低热、头痛等反应,常可自行消退;②发热、急性传染病、心、肝、肾疾病,活动性结核、血液病、皮肤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后遗症及过敏史者禁用。

[制剂规格·用法·用量] 白喉类毒素注射液:5ml/支;10ml/支。每ml含白喉类毒素30个~50个絮状单位。深部皮下或肌内注射:0.5ml/次,第1年注射2次,间隔4周~8周,第2年注射1次,3年~5年后再注射1次。

[用药时注意]

1.询问接种者,药物过敏史及最近用药情况,如在四周内接种过卡介苗的婴儿,不能在同一胳臂注射本品,避免引起寒性脓肿;7岁以上注射前要做锡克氏试验,只用于反应阳性者。

2.锡克氏试验试敏液浓度为吸附精制白喉类毒素原液;

3.试敏方法 取诊断用白喉毒素原液0.1ml,于前臂内侧皮内注射,同时取生理盐水0.1ml注射于另一侧,然后在24小时后,第3天与第5天~第7天各检查1次看其试验结果;

4.结果判断 注射部位于24小时后出现微隆起的红斑,3天~4天达最高峰,直径在1cm以上或更大,到7天~10天逐渐消退变为褐色并有脱皮及色素沉着,对照侧48h~72h无反应为阳性反应;于注射后6h~18h两侧同时出现同等大小的红晕逐渐增大,36h~48h达高峰,一般2天~4天内消退为假阳性反应;若对照侧6h~18h的阳性反应,于1天~2天后逐渐消失,试验侧继续发生阳性反应为混合反应;两侧手臂都没有红晕或浸润为阴性反应。

5.本品存放在2℃~10℃暗处。

[给药后观察]

1.给药后注意观察局部及全身反应,必要时可对症处置;

2.文献报道有少数病例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视神经炎、视力下降等,因此药后经常检查病人的视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