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免疫组化的应用范围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肿瘤病理鉴别诊断手册》第13页(2517字)

(一)对肿瘤细胞组织学分型的应用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遇到许多形态类似或分化低的肿瘤,缺乏特征性,双向、多向分化以及大量小细胞肿瘤,只凭HE常规切片组织学检查不易确定其瘤细胞的组织来源:是癌还是肉瘤?是神经源还是肌源?是平滑肌还是横纹肌来源?是癌肉瘤还是梭形细胞癌等等。在已往应用组织化学及电镜可以确定一些,但其作用是有限的。而当免疫组化技术的建立和应用后,约90%以上疑难病例可以得到解决。由于不同来源的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不同,治疗方法也有差异,病理工作者有责任尽力明确肿瘤的确切类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因此,免疫组化在肿瘤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的应用是重要部分。

(二)激素受体及生长因子与预后判断及治疗反应

激素受体和各种生长因子对正常组织的功能调节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可影响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可对肿瘤内各种激素受体与生长因子进行定位、定量分析。

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与激素受体和各种生长因子的关系已比较明确。目前已有针对癌细胞核内的激素受体的免疫组化方法,可作为乳腺癌对激素反应性的更重要的预测指标。

作为激素调节蛋白的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和pS2也是激素受体功能过程中的一个标记。已经证明,两者也与乳腺癌的预后有关。同时,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也是肿瘤预后判断的指征之一,表达EGFR者,无瘤生存期延长。

(三)检测瘤基因蛋白诊断肿瘤

瘤基因在瘤细胞内常表现为扩增、突变、移位等,其活性的异常则通过mRNA和瘤蛋白的水平增加表达出来。可对这些瘤蛋白进行定位、定量的检测,以探讨其临床意义。虽然瘤基因的种类繁多,但目前有临床意义的却十分有限,主要是c-erbB-2、c-myc、ras、p53。

在肿瘤抑制基因中了解最多的人体肿瘤基因是视网膜母细胞瘤敏感基因、大肠癌消除基因和p53。目前发现p53基因突变是人体癌症中最常见的,可见于70%的大肠癌,30%~50%的乳腺癌,50%的肺癌,其中小细胞肺癌达100%。

(四)评价肿瘤细胞增生程度

传统上判断肿瘤是否生长活跃是靠病理组织学观察细胞分裂象的多少来决定的,但由于计数不准确以及影响因素太多而临床实用价值有限。而免疫组化法对瘤细胞增生抗原进行定位、定量最为简便、可靠,主要是通过Ki-67和PCNA(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的单克隆抗体来实现的,即Ki-67或PCNA阳性细胞多者,其恶性度增高、预后不良,其中以恶性淋巴瘤、乳腺癌较为明显。

(五)发现微小转移灶

用常规病理组织学方法要在一个组织中认出单个转移性肿瘤细胞或几个细胞是不可能的,由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的灵敏度高,十分有助于微小转移灶的发现。如对一组常规病理切片证实为阴性的乳腺癌淋巴结,经免疫组化检查后,发现其淋巴结转移率可达23%~26%。

同样,在对骨髓的免疫组化中发现,用常规方法认为无骨髓受累的乳腺癌患者中发现21%有骨髓中的转移灶。这种微小转移灶的发现,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六)在肿瘤分期上的意义

判断肿瘤是原位还是有浸润发生以及有无血管、淋巴管的侵袭是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的。因为基板素(1aminin)和Ⅳ型胶原是上皮基底膜的主要成分,可用基板素和Ⅳ型胶原的单抗清楚地显示基底膜是否有中断,以确定癌是否突破基底膜。

采用第八因子相关蛋白、UEA凝集素、CD31等显示血管和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免疫组化法则可清楚地显示肿瘤对血管或淋巴管的浸润情况。

(七)指导肿瘤的治疗

现在发现,许多肿瘤对化疗不敏感,是由于瘤细胞内多药抵抗基因(multidrug resistant gene)编码的酶的活性增加所致,如二氢叶酸还原酶以及P-糖蛋白增加。用免疫组化可以检查细胞内的这些酶或糖蛋白,以了解肿瘤是否有抗药性,指导肿瘤的治疗。其他如P24蛋白、热休克蛋白、β生长转化因子等,也可通过免疫组化方法以定位定量检查,探讨其对肿瘤治疗的意义。

由于肿瘤生物学领域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使许多肿瘤临床医生感到不知从何入手来拓展其新知识的临床应用。从病理组织学角度来说,当务之急是病理与临床密切结合,先将已经成熟的基础研究结果应用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其中免疫组化方法获得的参考价值尤其直接和明了,应及早应用,使患者获益。

(八)免疫性疾病的辅助诊断

可用免疫组化方法对组织细胞内的免疫球蛋白、补体、免疫复合物等进行检测,以辅助诊断如肾小球肾炎等人体自身免疫性疾病。

(九)病原微生物的检查

病毒类病原微生物光学显微镜难以发现,而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则可明确病原体的有无,以及定位和定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