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素性病变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肿瘤病理鉴别诊断手册》第223页(1973字)

(一)蒙古蓝斑

临床:皮肤病变呈灰蓝色或淡蓝色,形状可不规则,大小不等。病变多见于腰骶部,出生时即存在,几年后自然消失。

组织学:树突状或梭形黑色素细胞位于真皮网状层的深部,稀疏散布于胶原纤维之间,胞浆内散在黑色素颗粒,Dopa染色阳性。

(二)太田痣(nevus of Ota)

临床:病变位于眼、上腭、颧部及颞部呈褐青色斑,多为单侧,境界不清,在出生后出现。病变位于躯干四肢则称伊藤痣(nevus of Ito)。

组织学:同蒙古斑,黑色素细胞位置较浅,位于真皮网状层的中上部,乳头层有时可见。

(三)无色素性痣(nevus achromicus)

临床:单侧孤立性白斑,出生时即存在,不会消退。

组织学:功能性黑色素细胞减少。

(四)咖啡斑(cafe-au-lait spots)

临床:单个散在、界限清楚的淡褐色斑,幼年时出现,可发生于任何部位,10%的人群有咖啡斑,少数患者伴有神经纤维瘤病、结节性硬化症及Albright综合征。

组织学:基底层功能性黑色素细胞的数量及黑色素均增加,粗大的黑色素颗粒增多。

(五)单纯雀斑样痣(lentigo simplex)

临床:又称雀斑,为直径数毫米的褐色斑,儿童多见。

组织学:①表皮轻度增生,上皮角细长或呈棒槌状,②基底层黑色素细胞增加,但不成巢,上皮角内色素增加明显;③真皮浅层有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

(六)老年雀斑样痣(lentigo senilis)

临床:较单纯性雀斑多发,且较大,好发于暴露部位。

组织学:①表皮轻度萎缩,表皮突延长;②基底层黑色素细胞及色素增加;③真皮浅层有噬黑色素细胞及炎细胞浸润。

(七)晕痣

临床:多见于青年人背部,中央为皮内痣或复合痣,周边为一圈白色的晕。

组织学:①早期:皮内痣或复合痣伴真皮内致密的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②晚期:痣细胞因炎细胞浸润而破坏消失,残存散在痣细胞和组织细胞含有数量不等的黑色素,最后痣细胞和炎细胞均消失。③白斑逐渐消失,色素沉积最后消失。

鉴别诊断:应与皮内痣和复合痣鉴别。伴炎细胞浸润是其鉴别要点。

(八)结缔组织痣

临床:①淡黄色或棕黄色结节,大小不等,外形不规则;②皮损表面呈桔皮样,毛孔清楚。

组织学:结缔组织痣是错构瘤性病变,真皮网状层胶原纤维增加,胶原束增厚并均质化。

(九)血管痣

1.鲜红斑痣(nevus flammeus)

临床:暗红色斑片,大小不等,压之退色;出生后即存在,随生长而增大,常见于枕后及颈部,可伴有Sturge-Weber综合征。

组织学:真皮乳头层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2.蜘蛛痣(nevus araneus)

临床:多见于颜面,中央为点状突起,周围小血管呈放射状分布。

组织学:病变中央为上行小动脉,扩大成为薄壁管腔,由此向周围放散出许多毛细血管。

3.淋巴管痣 即淋巴管瘤,不在此叙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