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临床实用补液手册》第199页(1973字)

【概念】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原发于肾小球的免疫性炎症性疾病。病程迁延(1年至数十年),以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和缓慢进行性肾功能损害为临床表现。

【诊断要点】

1.临床特点①起病缓慢,病情迁延,临床表现可轻可重,或时轻时重,随着病情的发展,可有肾功能减退、贫血、电解质紊乱等。②可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及管型尿等,有时伴有肾病综合征或重度高血压。③病程中可有肾炎急性发作,常因感染(如呼吸道感染)诱发,发作时有急性肾炎的临床表现。有些病例可自动缓解,有些病例病情加重。

2.实验室检查①24h尿蛋白定量大多在1~3g之间;②尿沉渣镜检红细胞增多,可见管型;③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可阳性;④尿蛋白选择性以中至低选择性多见;⑤血清补体C3可正常或下降。

3.病理诊断 早期慢性肾炎可表现为系膜增生性、膜增生性、膜性、局灶性阶段性肾小球硬化;晚期则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学改变特点已消失或部分消失,转化为程度不等的肾小球硬化伴球囊缺血性改变及小血管硬化,相应肾单位的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

【治疗原则】

(1)适当的卧床休息,低盐、低蛋白饮食,应给予高质量蛋白。避免感染、劳累及使用肾毒性药物。

(2)积极控制高血压,选用噻嗪类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

(3)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双嘧达莫或小剂量阿斯匹林。

(4)对症治疗的同时采取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手段,以改善症状及肾功能、预防和治疗并发症为主要治疗目的。

(5)晚期患者往往需要进行肾透析治疗。

【补液方法】

(1)对水肿及高血压患者可予10% GS300ml,50% GS60ml,维生素C3g,氨茶碱0.25g,静脉滴注。呋塞米(速尿)40~60mg即将输完时加小壶,每日1次。消肿后停用上述液体。

(2)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已少用,多采用口服泼尼松1mg/(kg·d)。

(3)肾功能不好者可予10% GS200ml,维生素B6200mg静脉滴注,环磷酰胺3mg/kg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推注,每日或隔日1次,总量可用到6~8g。

(4)肝功能不好的患者可用氮芥代替环磷酰胺,10%生理盐水250ml,维生素B6200mg静脉滴注,氮芥以盐水稀释后皮管注入,第1次1mg,以后隔日1次,每次递增1mg至每次5mg后不再增加,并改为每周用药2~3次。累积总量可达1.5~2mg/kg。

【注意事项】

氮芥静脉点滴时用20ml生理盐水稀释后,再取所需用量,在保证静点通畅、药物不致漏出血管时,立即从接近针头部位皮管注入。注完后应继续注入少许生理盐水,以冲洗局部血管,减少局部刺激与静脉炎的发生。氮芥必须新鲜配制,以避免与空气接触、降低疗效和增加毒性。环磷酰胺与氮芥均有骨髓抑制作用,应定期复查血象和肝功能。

慢性肾炎由于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病理类型不同。因此在治疗原来相应临床病理类型的同时,预防感染,降低血压,消肿利尿以改善一般状况。是否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国内外尚无统一看法,多数学者不主张应用,也有学者认为如果患者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肾脏体积正常,尿蛋白≥2g/24h,病理类型为轻微病变或轻度系膜增生型肾炎等病变较轻者且无禁忌证者,可试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无效者逐步撤去。

慢性肾炎是具有进行倾向的肾小球疾病,总的来说预后是比较差的,但病情发展的快慢则和病因、病理类型、患者机体的反应性及医疗监护的好坏有关。治疗有效病例表现为水肿减轻,血压、肾功能接近正常,尿液检查亦明显好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