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国家药典中药实用手册》第83页(2360字)

【药物出处】:《雷公炮炙论》

【概述】本品又名苦杖、斑杖、花斑竹、紫金。为蓼科植物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的根茎及根。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春、秋季将根挖出,除去须根,洗净,晒干。鲜根随采随用。

【药性】味微苦,性微寒。归肝、胆、肺经。

【功效】祛风利湿,散瘀定痛,化痰止咳。

【应用】

1.用于风湿痹痛,湿热黄疸,泄泻痢疾,淋浊带下。治风湿痹痛,经脉瘀阻,关节不利,可配羌活、独活、桑寄生、血藤等同用;治湿热蕴结肝胆所致之黄疸,可单用,或配茵陈、黄柏、金钱草等煎服;治湿热痢疾,泄泻,可配苦参、秦皮、黄连等同用;治热淋、石淋,多配海金沙、瞿麦、木通、滑石等同用;治湿热带下,则可配黄柏、薏苡仁、萆薢等同用。

2.用于血瘀经闭,癥瘕积聚,跌打损伤。若血瘀经闭、痛经,常与当归、丹参、益母草等药同用;如产后恶露不下,每与桃仁、红花、川芎等配用;治癥瘕积聚,常配三棱、莪术等煎服;治跌打损伤瘀肿,可配膝、川断、骨碎补、地鳖虫等煎服或浸酒饮。

3.用于疮痈肿毒,毒咬伤,水火烫伤。如治痈肿,内服多配金银花、蒲公英、紫地丁、土大黄等同用;外用以鲜品捣敷或煎水浸渍。治毒蛇咬伤,外用可以鲜品捣敷,或与半边莲、木枝莲等同煎服;治湿疮烂腿,烧烫伤等,可用本品煎水洗或涂搽,亦可烧灰研末,用麻油或浓茶、鸡蛋清调敷。

4.用于肺热咳嗽痰多,可配黄芩、瓜蒌等同用。现常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和肺炎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使用注意】孕妇禁服。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虎杖根和根茎含游离蒽醌及蒽醌苷,主要为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蒽苷A、蒽苷B等。还含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原儿茶酸、右旋儿茶精、决明蒽酮-8-葡萄糖苷、β-谷甾醇葡萄糖苷以及葡萄糖、李糖、姜糖、氨基酸、鞣质和铜、铁、锰、锌、钾及钾盐等。

2.药理作用 虎杖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卡他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绿脓杆菌以及多种病毒株、钩端螺旋体抑制和杀灭作用;虎杖粗品及白藜芦醇苷有镇咳作用,煎剂有平喘作用;所含大黄素对胃肠道功能有调节作用,即有时可使肠肌张力增高,有时可使肠肌明显松弛;虎杖对乙型肝炎抗原(HbsAg)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明显增加肝胆分泌和松弛奥狄括约肌;白藜芦醇苷对脂质过氧化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可抑制类脂过氧化物在肝脏的堆积,从而减轻肝损伤,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蒽醌有明显降压作用,白藜芦醇苷和白藜芦醇能降低血脂;白藜芦醇苷可明显抑制花生四烯酸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素B2(TXB2)的产生,对Ca2+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大黄素对小鼠肉瘤S180、肝癌、乳腺癌、艾氏腹水癌、淋巴肉瘤、小鼠黑色肉瘤及大鼠瓦克癌等7个瘤株均有抑制作用。

3.临床报道 ① 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用虎杖90g,加水浓煎至300ml,每日分3次服,小儿依次减量。一般连续服用2~3星期,甚至数月,直至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再巩固治疗数星期。共治疗325例,结果280例基本痊愈,占86% ;45例好转,占14% 。[湖北中医杂志,1983,(4):13]② HbsAg阳性慢性活动性肝炎:用虎杖浸膏片每日3次,每次6片内服,另用生山楂30g代茶饮,维生素类药作辅助治疗,3个月为1疗程。治HbsAg阳性慢性活动性肝炎32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0.63% 。[山东中医杂志,1982,(2):84]③ 上消化道出血:用虎杖粉内服,每次4g,每日3~4次。共治疗29例,有效率为100% 。[浙江中医杂志,1980,15(5):210]④ 烧伤:用虎杖100g,加水5L,煎煮2小时,过滤去渣,浓缩至500ml,加苯甲酸、尼泊金等防腐剂备用。患者局部用0.1% 苯扎溴铵溶液洗净后,外涂虎杖液,不用敷料,一般不做水泡刺破排液。共治疗142例,结果除2例大面积烧伤休克,2例感染引起败血症,1例呼吸道烧伤,因抢救治疗无效而死亡外,其余137例均获治愈。[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5(9):549]⑤ 宫颈糜烂:虎杖、枯矾、胆汁(鲜者)等量,制成粉末,局部用药。共治疗781例,结果痊愈434例,显效331例,无效16例。[新中医,1983,(3):35]⑥ 放射性皮炎:用虎杖200g,蒸馏水适量,煎煮2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1000ml,待冷后,加95% 乙醇使含醇量达65% ,用5% 碳酸氢钠调pH7.0~8.0,添加蒸馏水至1000ml,分装,封口。使用时用棉签蘸液外涂患部,每日4~6次,10天为1疗程。共治疗60例,结果痊愈40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3%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9,6(1):5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