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雪草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国家药典中药实用手册》第89页(1244字)

【药物出处】:《神农本草经》

【概述】本品又名连钱草、地线草、落得打、雷公根。为伞形科植物积雪草Centella asiatica(L.)Urb.的全草。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地。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泥沙,晒干或鲜用。

【药性】味苦、辛,性寒。归肝、脾、肾经。

【功效】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

【应用】

1.用于湿热黄疸,泻痢,淋证。治湿热黄疸,可配茵陈、地耳草合用;治湿热泄泻,可与黄芩、白术同用;治湿热痢疾,常配凤尾草同用;治热淋小便不利,配木通、瞿麦等;治石淋,配车前子、海金沙等。

2.用于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尿血,可单用鲜草捣汁服,或配大小蓟、侧柏叶、旱莲草同用。

3.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目赤肿痛,乳痈,痄腮,丹毒等热毒之证,可单味,或配金银花、连翘、丹皮等同用。

此外,还可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跌打肿痛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加倍;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绞汁涂。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含多种α-香树脂型三萜成分,其中含积雪草苷、积雪草酸等。还含积雪草碱、内消旋肌醇、积雪草糖、积雪草酸、山柰酚、槲皮素等。

2.药理作用 积雪草苷有镇静、安定作用;有促进创伤愈合的作用;积雪草幼芽的水提取物有抗菌作用;能降低及大离体回肠的张力及收缩幅度,并能对抗乙酰胆碱所致的回肠痉挛。

3.临床报道 ① 流行性腮腺炎:用积雪草3~5岁30g,6~10岁60g,11~14岁90g,14岁以上140g,洗净,切碎,加水煎煮2次,将2次煎液混合,于24小时内3次服完。另取鲜积雪草捣烂取汁,加米醋少许,涂擦患处,日涂5~8次。经治35例,均获痊愈。[福建中医药,1990,21(4):45]② 硬皮病:用积雪草苷片(每片含积雪草苷6mg)每次服3~4片,每日3次。共治疗100例,结果显效33例,好转49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82% 。[中医杂志,1985,26(12):32]③ 新旧伤痛:用积雪草晒干研细末,每日5g,分3次服。共观察100例(其中跌打伤71例,扭伤29例),结果痊愈66例,显效24例,好转8例,无效2例。[福建医药杂志,1980,(2):5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