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国家药典中药实用手册》第287页(1501字)

【药物出处】:《神农本草经》

【概述】本品又名茵陈蒿、绵茵陈、绒蒿。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或茵陈蒿 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地上部分。前者主产于陕西、河北、山西等地,后者主产于山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春季幼苗高6~10cm 时采收或夏、秋花蕾长成时采割,除去根部及老茎,晒干。春季采收的去根幼苗习称“绵茵陈”;夏、秋季采割的地上部分习称“茵陈蒿”。

【药性】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胆、脾、胃、膀胱经。

【功效】清湿热,退黄疸。

【应用】

1.用于黄疸,无论湿热阳黄或寒湿阴黄均可应用。若湿热郁蒸,症见发热,身目黄染鲜明,小便短赤者,可与栀子、大黄配伍,方如茵陈蒿汤;若湿重于热,小便不利,脘痞,苔白腻者,每与茯苓、苓等同用,方如茵陈五苓散;若为阴黄,面色晦暗,黄如烟熏,畏寒腹胀,多配附子、白术等同用,方如茵陈术附汤。现临床常用于治疗传染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等。

2.用于暑温或湿温所致小便短赤,脘痞纳呆,舌苔黄腻,多与黄芩、滑石等配用,方如甘露消毒丹。

3.用于湿疮、疥癣、风疹等,内服、外用均可,常与白藓皮、地肤子等同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单用可加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

【使用注意】脾虚血亏之虚黄、萎黄均不宜使用。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茵陈含6,7 二甲氧基香豆精、绿原酸、咖啡酸等。全草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β-蒎烯、茵陈二炔、茵陈二炔酮、茵陈二烯酮、茵陈烯炔、茵陈炔内酯等。滨蒿中含6,7 二甲氧基香豆精、咖啡酸、绿原酸、对羟基苯乙酮、挥发油等。

2.药理作用 茵陈制剂及所含多种成分有促进胆汁分泌和排胆作用;对四氯化碳所致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有降血压、降血脂、抗凝及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有抗肿瘤作用,其机制为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增殖所致;有利尿、解热、镇痛、消炎等作用;挥发油对致病性皮肤真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煎剂对结核杆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及流感病毒均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有杀灭作用。

3.临床报道 ① 口腔溃疡:茵陈每日30g,煎汤内服或漱口。治疗40例,3~4天均愈,其中对单纯性口腔黏膜溃疡效果较好。[中医杂志,1985,(5):48]② 高脂血症:以茵陈每日15g代茶饮用,1个月为1疗程,治疗高胆固醇患者82例,治疗后血清胆固醇平均下降1.102mmol/L(42.4mg%),平均下降率为14.3% 。[中医杂志,1980,(1):39]③ 痤疮:茵陈5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治疗100例,痊愈65例,显效33例,总有效率为98% 。[临床皮肤科杂志,1987,(4):21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