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国家药典中药实用手册》第301页(2059字)

【药物出处】:《神农本草经》

【概述】本品又名食茱萸、吴萸、气辣子、曲药子。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 Euodia rutaecarpa(Juss.) Benth.、石 Euodia rutaecarpa(Juss.)Benth.var.officinalis(Dode)Huang或疏毛吴茱萸Euodia rutaecarpa(Juss.)Benth.var.bodinieri(Dode)Huang的近成熟果实。主产于贵州、广西、湖南、四川、云南、陕西及浙江,此外,江西、湖北、安徽、福建等地亦产。8~11月果实呈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杂质。

【药性】味辛、苦,性热,有小毒。归肝、胃、脾、肾经。

【功效】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应用】

1.用于寒凝湿滞诸痛。本品尤擅治肝寒气滞疼痛,若肝胃虚寒,肝气夹寒饮上逆的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可配人参、生姜同用,方如吴茱萸汤;若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多配干姜、木香等同用;若寒疝腹痛,多配乌药、川楝子、小茴香等同用,方如导痰汤;若妇女冲任虚寒,气滞血瘀,少腹冷痛,或痛经,又常配艾叶、当归、香附、川芎等同用。

2.用于呕吐吞酸,无论虚寒、实热所致者均可应用。若肝胃虚寒,浊阴上逆之呕吐涎沫,吞酸,可配炮姜为末服;若肝郁化火,肝胃不和所致胁肋胀痛,呕吐吞酸,口苦,可与黄连相须为药,方如左金丸。

3.用于泄泻,痢疾。若泄泻日久不止,脾肾虚寒,可配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等,方如四神丸。若寒热错杂,下痢腹痛,多与黄连、白芍等同用,方如戊己丸。

此外,本品还治寒湿脚气,可与苏叶、木瓜、槟榔等同用;治口舌生疮,高血压病,用之引火归元,多取本品研末醋调,敷两足心;研末调膏涂,可用治湿疹及神经性皮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4.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蒸热敷;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使用注意】不宜多服、久服。阴虚火旺者忌服;孕妇慎服。止呕,多用黄连水炒;治疝气,盐水炒。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油中主要含吴茱萸烯、罗勒烯、吴茱萸根内酯、吴茱萸朵酯醇,还含生物碱,其中有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异吴茱萸碱、羟基吴茱萸碱、吴茱萸卡品碱、二氢吴茱萸卡品碱、环磷酸乌苷。另含柠檬苦素、吴茱萸苦素、吴茱萸苦素乙酯、黄柏酮。还含有异戊烯黄酮、吴茱萸啶酮、吴茱萸精以及甾体化合物,脂肪类化合物等。

2.药理作用 吴茱萸有镇痛作用,其镇痛成分为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异吴茱萸碱等;有镇吐作用,与生姜同服,镇吐作用可被加强;具有降血压作用,其作用主要是使外周血管扩张而降低了外周血管阻力,且与组胺释放有关;有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所含挥发油具有芳香健胃作用,并能抗实验性溃疡的形成;对离体小活动有双向作用,低浓度时兴奋,高浓度时抑制自发收缩活动;煎剂给家口服有利尿作用;对子宫有兴奋作用,其有效成分为去氢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芸香胺;煎剂体外对霍乱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一些常见的致病性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临床报道 ① 婴幼儿泄泻:用吴茱萸20g,研细,加米醋适量调成糊状,敷在脐围,覆盖范围以神曲穴为中心,包括下脘穴、天枢穴(双)、气海穴。药上盖塑料布,用胶布固定。24小时后取下药渣,再以前法继敷。敷药1次治愈37例,敷药2次治愈51例,敷药 3次治愈 5例,好转 3例。[陕西中医,1987,8(10):461]② 先天性喉喘鸣(此病系婴幼儿会厌软骨闭合不良所致):用吴茱萸粉末适量,以凉白开水调成稠糊状,敷于两侧涌泉穴,每次1~2g,每晚1次,次日清晨取下,6次为1个疗程。治疗69例,总有效率100% 。[河北中医,1990,(1):14] ③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用吴茱萸10g,研末,醋调成糊状,敷于两足涌泉穴,48小时后取下。治疗8例,全部治愈。[新中医,1980,(5):29] ④原发性高血压:取吴茱萸果细粉,每包18g,每晚临睡前将1包吴茱萸粉调以白醋成浓稠状,分敷两侧足心穴(涌泉穴稍后方)。共治疗27例,总有效率92.6% 。[铁道医学,1982,10(5):31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