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国家药典中药实用手册》第328页(1861字)

【药物出处】:《本草纲目

【概述】本品又名香附米、香附子、莎草根、三棱草根。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ro tundus L.的根茎。主产于山东、浙江、福建、湖南、河南等地。春、秋季采挖根茎,文火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

【药性】味辛、甘、微苦,性平。归肝、脾、三焦经。

【功效】行气解郁,调经止痛,安胎。

【应用】

1.用于肝郁气滞所致的胁肋胀痛,乳房胀痛,疝气痛,常配郁金、延胡索、柴胡、白芍等同用。若肝经气滞夹有湿热,症见胁肋疼痛,发热黄疸,多配黄芩、茵陈蒿、大黄等同用;若妇女肝郁气滞,经前乳房胀痛,多配当归、白芍等同用,方如开郁种玉汤。若治疝气,偏于气滞者,多配橘核、川楝子、小茴香同用,方如核橘丸;偏于寒凝者,配吴茱萸、小茴香同用,方如橘核丸。

2.用于肝气犯胃所致胃脘胀痛,食欲不振,嗳腐吞酸,呕吐反胃,常配砂仁、甘草同用,方如快气汤。如气滞寒凝,胃痛喜温喜按,可配高良姜制丸服,方如良附丸;若属肝火犯胃者,常配栀子同用,方如香附散。若脾虚胃弱,伴肝郁气滞,症见脘腹痞胀,食少呕恶,多配人参、白术、白豆蔻等同用,方如香砂养胃汤。

3.用于月经不调,经行腹痛,闭经。香附为调经要药,治妇科诸证,多配当归、白芍等同用。若血热瘀阻,月经不调,或经行腹痛,可配赤芍、丹皮、益母草、当归等配用;若子宫虚寒,少腹冷痛,月经不调,可配艾叶、官桂、吴茱萸等同用。

4.用于胎动不安,妊娠恶阻,可配藿香同用,方如二香散。若妊娠胎漏,胎动不安,可配熟地黄、阿胶、当归、白术、杜仲等同用,方如千金保胎丸。

此外,本品还可用于瘰疬、结块、痈肿、跌打损伤等,取其行气活血消肿之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研末调敷。行气止痛多用制香附,止血宜用香附炭。

【使用注意】血虚气弱者不宜单独使用。阴虚血热者慎用。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根茎含挥发油,油中含β-蒎烯、樟烯、桉叶素、柠檬烯、对聚伞花素、香附子烯、α及β-香附酮、广藿香烯酮、香附醇、香附醇酮、考布松等。另含葡萄糖、果糖、淀粉等。

2.药理作用 香附挥发油有雌激素样作用,皮下注射或阴道内给药可出现阴道上皮细胞完全角化;香附浸剂对多种动物离体子宫无论已孕或未孕都有抑制作用;香附水提醇沉物有强心和减慢心率作用,同时可使血压降低;香附醇提取物对角叉菜胶和甲醛引起的大脚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香附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根茎提取物还有抗疟原虫作用;水煎剂有利胆作用,能促进大鼠胆汁分泌,同时对肝细胞有保护作用;香附还有解热、镇静、镇痛、止呕、抗支气管痉挛等作用。

3.临床报道 ①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用香附、苏梗为主组成“变通香苏散”,共治疗185例,其中122例慢性胃炎,总有效率为95.9% ;63例消化性溃疡,总有效率93.7% 。[河北中医,1989,11(3):37]② 痛经:以香附、当归为主组成“止痛散”,治疗原发性痛经56例,治愈35例,好转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4%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9,(4):15]③ 急性膀胱炎:取鲜香附30g,加水300ml,煎至200ml,1剂煎2次,2剂兑匀,1次顿服,日服2剂。共治98例,3天内92例痊愈。[浙江中医杂志,1992,27(2):82]④ 扁平疣:用香附500g,木贼250g,分别研成粗粉,浸泡于70% 乙醇中10天,制成酊剂,涂擦患处,早晚各1次。共治疗45例,用药2周后痊愈28例,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1%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7):416]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