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国家药典中药实用手册》第651页(1142字)

【药物出处】:《药品化义》

【概述】本品又名天门冬、丝冬、天棘、大当门根。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的块根。主产于贵州、广西、云南,陕西、甘肃、安徽、湖北、河南、湖南、江西亦产。秋、冬二季采挖,洗净,除去茎基和须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热除去外皮,洗净,烘干。

【药性】味甘、苦,性寒。归肺、肾经。

【功效】养阴润燥,清肺生津。

【应用】

1.用于燥热咳嗽,阴虚劳嗽。若阴虚肺燥,干咳无痰,可配桑叶、沙参、杏仁等同用,或配麦门冬熬膏服;治阴虚劳嗽咳血,潮热颧红,多配麦门冬、生地黄、百部、阿胶同用,方如月华丸;治久咳气阴两伤,则配人参、熟地黄同用,方如三才封髓丹。

2.用于阴虚火旺,肾精不固之遗精、早泄及虚火上炎之咽喉肿痛。如治遗精、早泄,多与人参、熟地同用;治咽喉肿痛,常配玄参、麦门冬、知母、山豆根、桔梗等同用。

3.用于热病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治热病阴伤,咽燥口渴,舌红少苔,可配麦门冬等同用;治消渴病,上消者,配麦门冬、知母、天花粉等,中消者,配生石膏、知母、石斛等,下消者,与六味地黄丸合用;治津枯肠燥便秘,可配麦门冬、当归、麻子仁、地黄、蜂蜜等同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熬膏;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及风寒咳嗽者禁服。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含天冬素(天冬酰胺)、呋甾醇寡糖苷、甲基原薯蓣皂苷、伪原薯蓣皂苷、薯蓣皂苷元、雅姆皂苷元、菝葜皂苷元、β-谷甾醇、葡萄糖、果糖、天门冬多糖、多种氨基酸等。

2.药理作用 天冬煎剂对炭疽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类白喉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天冬素有一定的平喘、镇咳、祛痰作用;能升高外周白细胞,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及体液免疫功能;可使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减慢和尿量增加;对实验动物有非常显着的抗细胞突变作用,可升高肿瘤细胞 cAMP水平,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