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矾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国家药典中药实用手册》第700页(2136字)
【药物出处】:《神农本草经》
【概述】本品又名矾石、明矾、生矾、云母矾。为硫酸盐类矿物明矾石Alunite经加工提炼而成的结晶。产于山西、甘肃、河北、安徽、湖北等地。全年均可采挖,将采得的原矿物打碎,加水溶解,过滤,滤液加热蒸发浓缩,放冷后析出的结晶体即为白矾。
【药性】味涩、酸,性寒,有小毒。归肺、脾、肝、大肠经。
【功效】解毒杀虫,祛除风痰,止泻止血。
【应用】
1.用于痈疽,疔毒,恶疮等,多研末外用,也常配黄丹同用,方如二仙丹;治痈疽溃后腐肉不脱,或胬肉增生,可用枯矾合朴硝研末撒之;若治冷疮成瘘,脓水不尽,则可与五灵脂等份为末,制药捻插入瘘管内,候使脓尽停药;治水火烫伤轻者,可用枯矾液湿敷创面;若毒虫螫伤,还可用明矾、雄黄等份,研末调敷。
2.用于口舌生疮,鼻内热疮,暴发火眼,聤耳流脓。治口舌生疮,可用枯矾配黄丹或米炒为末外撒;治齿龈肿痛,与蜂房共为散剂,煎水含漱;治鼻内热疮有脓臭味,可用枯矾配生地、苦参煎汁滴鼻;治鼻中息肉,不闻香臭,可将枯矾粉与面脂和涂,或配硇砂共为细末,点息肉上腐蚀之;治暴发火眼,疼痛不止,可用鸡蛋清调枯矾粉搽眼胞处,方如拈痛散;治聤耳流脓,以本品与胭脂为散,吹入耳内,方如红绵散。
3.用于疥癣,湿疮。治疥疮瘙癣,可单用本品米醋调敷,或与石榴皮、羊蹄根捣研调敷;治阴囊湿疮,瘙痒流水,可单用白矾水外洗,或配蛇床子、黄连制成散剂外撒;治黄水疮浸淫,可用枯矾配雄黄为末撒敷。
4.用于中风,癫痫,喉痹及痰饮喘嗽。治中风卒倒,痰壅神昏,可配猪牙皂同用,方如稀涎散;若癫痫痰多,突然昏仆,口吐涎沫,可配郁金同用,方如白金丸;治急喉风痹,痰壅气塞,呼吸困难,可以皂角汁为丸,或与僵蚕配用;治痰饮喘嗽,胸膈胀满,可配半夏、香附、生姜汁等同用。
5.用于泄泻,痢疾,带下。治老人久泻不止,可配诃黎勒同用,方如诃黎勒散;若治休息痢不止,可配硫黄、硝石同用,方如白矾丸。治带下,若属脾虚有湿者,则配白术、白芷、乌贼骨等同用;属湿热瘙痒者,可与黄柏、苦参、蛇床子等同用。
6.用于吐血,咯血,便血,崩漏,可配五倍子、血余炭、儿茶等同用。治外伤出血,除单用外,或配乳香、松香研末外敷。
此外,白矾内服可治湿热黄疸,多与消石配用,方如消石矾石散;枯矾外掺,可治阴汗、腋汗、脚汗及狐臭。近年有报道,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可用枯矾与延胡索、乌贼骨、蜂蜜制散服。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撒,或吹喉,或调敷,或化水洗漱。内服:研末,0.6~1.5g;或入丸、散。生用偏于解毒杀虫,煅枯用偏于收敛生肌。
【使用注意】内服不宜过量,易致呕吐;体虚胃弱者慎服。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明矾为碱性硫酸铝钾[KAl3(SO4)2(OH)6],白矾为含脱水明矾石。
2.药理作用 白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及志贺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在体外有明显抗阴道滴虫作用;明矾水在体外能使血清立即沉淀,表明有强力凝固蛋白质的作用。
3.临床报道 ① 顽固性口腔溃疡:将白矾6g,白糖4g,加热溶化成矾糖膏,用棉签蘸涂于患处,每日1次,共治95例,结果用药1次治愈者达 90% 以上。[云南中医杂志,1985,(3):封三] ② 中耳炎:以枯矾、五倍子各等份,研细末,并加少许冰片,制成“倍枯散”。先用3% 过氧化氢(双氧水)滴于耳中清洗脓液,然后用消毒棉签拭干耳内分泌物,再将药粉适量吹入耳中。共治小儿脓耳49例,结果有48例在3日内治愈。[陕西中医,1988,(3):124] ③ 痔疮:以明矾、五倍子提取的有效成分为主,制成含明矾4% 、鞣质0.15% 的消痔灵注射液。共治疗三期内痔968例,结果治愈933例,好转34例,无效1例,治愈率96.4% 。[中医杂志,1980,(7):24]④ 宫颈炎:取白矾、白及、白芷各等份,研成粉末即为“三白粉”。先充分拭净宫颈及阴道分泌物,然后将三白粉喷至宫颈糜烂处,每次用药不少于1g,3日用药1次。共治疗710例,复查549例,痊愈448例,好转101例。[基层医刊,198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