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邻关系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耳解剖学手册》第215页(3483字)
一、在后管里(图13-3)
图13-3 鼓索、副交感束(径)
伴同茎乳动脉之支,一条小动脉,鼓索通过骨管中间段而对应:在外方的乳突骨壳;位于外耳道后部。在前方,行进中靠近鼓室的后壁;在后、内方,行向面神经第3部分以远处。
二、在鼓室内(图13-4,13-5,13-6)
图13-4 鼓室径路部分
图13-5 与鼓室黏膜皱襞的关系
图13-6 出口
(一)进入孔(入口)
垂直裂隙位于:①鼓室后壁上的中1/3处;②水平段通过鼓膜脐部。
鼓索对应:
(1)外侧:形成鼓沟的鼓室处。与鼓膜附着并和鼓沟相接触。
(2)内侧:藏有镫骨肌的锥隆起并由鼓索嵴分隔。
(3)上方:于鼓窦入口槛和砧骨窝处,并由面神经隐窝与二者分隔。
(4)下方:后岩鼓缝,极薄,降至鼓索内方。
(二)穿经鼓室部分
永远伴同来自茎乳动脉的随行支。按其位置与锤骨颈的关系,可分为3部分:
1.在锤骨颈后方:在鼓膜锤骨黏膜后皱襞内(TrÖItsch皱襞)。
内方,鼓索交叉砧骨降支的外面。镫骨及卵圆窗都在一个水平位。
外方,神经顺着骨隆起并或很明显,易发现;或为骨隆起而被遮盖。
鼓索有碍进卵圆窗的操作,且通常斜向下方。
2.在锤骨颈外:紧挨锤骨颈内面通过鼓室黏膜。
(1)在外方:鼓索恰于锤骨颈中间到松弛部。
(2)在下方:与鼓膜张肌腱插入点处相接。
(3)在内方:与面神经管钝突留有距离,在管的水平段到鼓室内壁上方。
3 .在锤骨颈前方:在鼓膜锤骨前黏膜皱襞增厚部内。
伴随:①其外方的,同一水平面上,到同一黏膜皱襞内:锤骨前突延伸到锤骨前韧带。此韧带和鼓索滑入前鼓角内缘的骨沟——锤骨沟。②内方离开匙状突,到鼓室的内壁。
(三)出孔(出口)
位于鼓室前壁的上外方,靠近三个裂的交叉出口:①鼓鳞;②岩鼓;③前岩鼓口。
(四)界限
上方,鼓室盖的下延长部的下外缘;在下方为锤骨沟。
由岩骨嵴处分成两个副孔,内为鼓索孔,外为锤骨前韧带和前鼓室动脉。
三、在前管内
管壁(岩鼓裂):①在下方,为鼓室的咽鼓管隆起上缘;②在上方,为鼓室盖下延长部分的下内面。
通过管中间:①在下:咽鼓管骨段、鼓膜张肌管,直接附于咽鼓管上部分。②在外:平行前管走行的薄细小管,在此经过,有锤骨前韧带和前鼓室动脉。
盂样腔绕经岩鼓缝(Glasser),在内方分成两部分,行向鼓室盖的下延长部分。
四、在颅底下方
(一)出口(图13-7)
图13-7 露出部分:Glaser裂
长管:延续出口极近蝶骨棘。鼓索直接依附在蝶骨棘内面。
短管:提前出口在岩鼓裂处。鼓索则进入盂样腔,并在其间与鼓室盖下延长部分的下面、颞骨鳞部水平部分、有时蝶骨大翼的后角等3者有关系。
在此区域内,鼓索是游离的或在小骨细管内,形成一明显的出口。
提前出口者,关系至为重要:翼间筋膜插入岩鼓裂的全长。鼓索恰好滑入筋膜的外侧,前鼓室动脉的内侧。
(二)翼状区(图13-8,13-9,13-10)
图13-8 翼间区:外壁(内面观)
图13-9 翼间区:外壁(后面观)
图13-10 翼间区:内壁及血管神经分布
鼓索神经位于本区的后上部。
1 .与四壁的关系
(1)内侧:翼间筋膜连成片,附着在上面,在岩鼓缝的前方:
翼状外翼的后缘通过卵圆孔的内方恰好到蝶骨棘的基底内面。
鼓索,特别对应在薄筛状筋膜上部。
蝶颌韧带的厚筋膜后部使鼓索附着在蝶骨棘上。
在筋膜内方:翼内肌斜向下后方,其关系:较内方为前腮腺下间隙和咽鼓管软骨段。
(2)外壁:翼外肌集中到颈部。其内面被有翼-颌-颞薄筋膜。
2.与血管神经成分的关系
(1)神经:粗大的下颌神经出卵圆孔,在鼓索的上外方则迅速分开。耳神经节附在鼓索的内面。4条终末支特别与鼓索相关。
①耳颞神经,行向后方并稍下到后下颌突髁孔眼中,交叉鼓索的外面。
②翼内神经、鼓膜张肌和侧腭帆神经的总干行向内侧,交叉在鼓索上面,并穿入筛状浅筋膜中。
③下齿槽神经粗大,降行几近垂直,稍自其起始部交叉在鼓索外面借助脂肪鞘与之相隔。
④舌神经行向下前方;发出一支与下齿槽神经吻合;稍自其起始部后接受鼓索神经终末而与舌神经混成一体。
(2)动脉:颌内动脉,特别其后升支-颌内动脉干,其深度常有变异;仅有一条动脉将鼓索同下齿槽神经隔开。
升支 特别是:①前鼓室动脉垂直地进入紧挨鼓室的岩鼓裂;②脑膜中动脉,纵行向上进入棘孔;③脑膜小动脉行向卵圆孔。
降支 下齿槽动脉,已较远。
(3)静脉:很多,均汇入翼静脉丛。
(4)侧支:通常没有侧支循环。
据Hovelacque研究,约50%人群有一相当粗的静脉来自蝶骨棘,穿过翼间筋膜,进入咽鼓管的软骨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