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儿科疾病诊疗手册》第548页(2194字)

溺水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意外事故,尤以每年夏秋两季更是常见。小儿自己到池塘河边游泳玩水,是溺水最多见的原因;有时小儿失足落井或入水缸以及雨天掉入沟坑淹溺者亦屡见不鲜,偶有初冬在薄冰上落水或严冬落入冰洞中者。总之,小儿淹溺多由于家长或保、教人员宣传教育不够、管理照顾不到造成。因此,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是预防溺水的根本措施。

溺水即刻致死的原因是水灌入呼吸道内引起窒息,溺水后平均5~6min,呼吸心跳即可完全停止。一部分病人溺水后发生喉头痉挛或心脏突然停搏,死亡时间更短。若溺水得救,往往有水、电解质紊乱,由于在溺水过程中都有水中杂质、泥沙和呕吐物被吸入气管和肺中,所以在复苏后期几乎都发生急性肺水肿、肺炎、肺脓肿等合并症。并往往并发肾功能衰竭。由于窒息缺氧,可发生脑水肿。由于淡水淹溺者,血液被稀释,血溶量增加,血浆 Na+、Ca2+、Cl-和蛋白质的浓度都见减低。

由于海水淹溺者,血浆吸收了 Na+、Mg2+、Cl-,它们的浓度上升;蛋白质从血浆渗出水分,血容量减少。不论淡水或海水淹溺,均致肺水肿、心力衰竭,最后发生脑水肿。

【临床表现】

主要是呼吸衰竭、发绀和咳嗽,血性泡沫从上呼吸道涌出,呕吐、腹胀、心动过速亦属常见。淡水淹溺者常有心室纤颤,可出现惊厥、谵妄、头痛等神经症状,如为海水淹溺则口渴明显。

【治疗】

溺死过程极短,抢救必须争分夺秒,因地制宜。急救的要点是立即倾出呼吸道内积水,促其呼吸,恢复心跳,加强护理,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1.离水上岸 如果是在浅水中捞出时,运往岸边的过程中,营救者可双手托住小儿腹部高举过头,令其腰背向上,头脚下垂,呼吸道内的水自然流出,同时双手臂不时颠颤举动,一方面促水外流,一方面起到人工呼吸的作用。若为深水淹溺,救护者应从其背部托着头或拉住胸游泳拖上岸边,使患儿鼻口露出水面,但需谨防被溺水者抱住身体,最好携带救生圈、木板、绳索或小船以保护自己。若溺水者离岸很近或坠入冰洞可用木棍、绳索、衣服等让其抓住拉出水面。薄冰陷入者,救护人员必须牢记冰薄不能负重,最好先让溺水者抓住绳索、木棍等物,然后在冰洞旁铺上木板,再把溺水者拉上来。抢救落井者时,除用绳索木棍让落水者抓住外,营救人员下井时必须用绳索系好。

2.倾出呼吸道内积水 倾倒呼吸道内积水的方法要因地制宜,可将病人腰部抱起,背向上,头足下垂,并不时颠颤;也可将病人俯卧于肩上,头脚下垂,抢救者来回跑动,借以倒水和助其呼吸;或将病人俯卧于斜坡上,头低脚高,同时进行人工呼吸;或救护者单腿跪地,将溺水者放在另一支屈曲腿上,同时进行压背抬胸呼吸。总之以既能倒出呼吸道中积水,又能便于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为最好的方式。

3.促进呼吸 若患儿尚有呼吸心跳,应撬开口腔清除其中泥沙污物,将舌头拉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注射中枢神经兴奋剂如可拉明、苯甲酸钠咖啡因、山梗茶碱等,同时进行针刺治疗。

4.进行人工呼吸,恢复心跳 如果患儿呼吸心跳已停止,应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进行心脏按摩,要分秒必争,千万不可只顾倾水而延误呼吸心跳的抢救,尤其是最初几min更为重要。此时可用肾上腺素或异丙肾上腺素心内注射。人工呼吸应采用口对口呼吸法,由于压背法,或压胸法换气量太小,常常起不到人工呼吸应有的作用,应用渐少。胸外心脏按摩是术者以手掌放在患者胸骨下端剑突以上,进行冲击压迫,每分钟60~90次,以推动心脏排出血液。在进行心脏按摩时,最好另一人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持续进行,直到出现心跳或自动呼吸为止。同时急送附近医疗单位抢救。在此期间注意保暖。

5.加强护理,继续进行抢救 病人来到医院多已溺水多时,应立即吸氧、输液,可用气管插管吸出肺水后予以正压给氧。心跳久未恢复者可开胸进行直接心脏按摩。在有条件的地方应做心电图检查,如发现心室纤颤应进行除颤。

6.预防感染、防止并发症 溺水后最易发生肺水肿和吸入性肺炎,应给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大量维生素C注射或静脉滴入,肺水肿严重时可用脱水剂。淡水中淹溺者,由于水渗入血液引起血液稀释,不仅加重肺水肿,还可引起低钠惊厥,此时补液应给浓的含钠液体[如5%碳酸氢钠溶液3~6ml/(kg·次)或3%氯化钠溶液]。相反海水中溺水者应给5%葡萄糖,勿用盐水。由于窒息易发生脑细胞损害和肾功能衰竭,抢救呼吸心跳停止稍久的病人时,头部可用冰袋,或给病人降温,并可给辅酶A、细胞色素C、三磷酸腺苷等。此外,病人复苏过程中要有专人守护,严密观察,防止呼吸道梗阻,避免再发生休克,在注意保温的同时,可做向心性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