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肥料实用手册

最小养分律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中国农业出版社《肥料实用手册》第19页(2095字)

【参考文献】:

[1]何念祖,孟赐福.植物营养原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2]张道勇,王鹤平.中国实用肥料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浙江农业大学.作物营养与施肥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

[4]谭金芳,介晓磊等.钾肥施用原理与实践.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

[5]林葆.我国化肥的肥效及其提高的途径.土壤学报.1989

[6]沈其荣,谭金芳,钱晓青.土壤肥料学通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陈伦寿,李仁岗.农田施肥原理与实践.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

[8]浙江农业大学.植物营养与肥料.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

李比希继提出养分归还学说之后,曾引出了一门巨大的化学肥料工业,为了有效地施用化学肥料,李比希在自己试验的基础上,1843年又进一步提出了最小养分律的观点。最小养分律的中心内容是:植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是决定和限制作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小的营养元素。也就是说,植物产量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小的营养元素的控制,产量的高低随这种养分的多少而增减变化。最小养分律可用图1-6来示意。

图1-6 最小养分律示意图

图1-6(a)表明,对于氮、磷、钾3种养分来说,由于氮满足作物所需的程度最小,故作物产量因氮素水平的限制而很低,氮是最小养分。图1-6(b)表明,在原来磷、钾水平不变的基础上,增加氮的供应,直到达到作物需要的程度,作物产量就随之提高,但由于磷的水平仍低,没有达到满足作物需要的程度,产量虽有提高,仍然不能达到最理想的水平,磷又成为新的最小养分。图1-6(c)说明,增加磷的供应,使之像氮、磷一样也达到满足作物生长发育需要的程度,作物的产量便没有提高到更理想的水平,这时钾又成为新的最小养分。

需要说明的是,图1-6中只表示作物对养分的需要程度,并不表示作物对养分的绝对需要量。另外,图1-6是以3种元素为例来解释最小养分律的,并不是说作物生长发育只需要3种营养元素。

最小养分律指出了作物生产过程中施肥应该解决的主要矛盾,这是作物配方施肥的主要原理之一,利用最小养分律的原理指导作物施肥工作,可以使施肥工作更加科学化。河南省开封市作物施肥的实践过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河南省第二次土壤普查前,开封市农田普遍缺磷,对氮、磷、钾的合理配合比例来说,磷量缺乏,使磷成了三要素中的最小养分者。由于不知道土壤中缺磷,故生产中虽然施了较多的氮肥,但作物产量仍然不高。第二次土壤普查查清了开封市农田中磷是最小养分,制定了增施磷肥的技术,迅速在全市掀起了施磷肥的热潮,作物产量也随之增加,加上其他的措施,1984年作物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但好景不长,1984年之后作物产量又徘徊不前。原因是随着磷肥的增加,钾肥又显得相对不足,于是就增施钾肥,协调氮、磷、钾养分的比例,使全市作物产量又得到了大幅度提高,1991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最高水平。

最小养分律在推动施肥技术进步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最小养分律也存在着不足,其主要的缺陷是孤立地看待作物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量,没有从相互协调、综合作用的角度分析各种营养元素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利用最小养分律指导施肥实践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最小养分是指按照作物对养分的需要来讲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那种养分,而不是土壤中绝对含量最小的养分。

第二,最小养分是限制作物产量的关键养分,为了提高作物产量必须首先补充这种养分,否则,提高作物产量将是一句空话。

第三,最小养分因作物种类、产量水平和肥料施用状况而有所变化,当某种最小养分增加到能够满足作物需要时,这种养分就不再是最小养分了,而是另一种养分又会成为新的最小养分。

第四,最小养分可能是大量元素,也可能是微量元素,一般而言,大量元素因作物吸收量大,归还少,土壤中含量不足或有效性低,而转化成为最小养分。

第五,某种养分如果不是最小养分,即使把它增加再多也不能提高产量,而只能造成肥料的浪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