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评价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347页(1100字)

鸦片战争时期的人物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当时和以后发生较大影响的林则徐、龚自珍、魏源三个人物的评价上,同时对道光皇帝也有不同看法。

在林则徐研究中,对他的基本评价是一致的,都认为他是严禁鸦片、坚决抗英的爱国主义者,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在具体问题的评论上,则存在不同意见,这些不同意见包括:林则徐在禁烟斗争中的策略究竟是完全正确还是也有错误之处;他的“民心可用”的思想是属于封建统治者利用人民力量的观点,还是具有朴素的人民战争思想;他的爱国主义思想,是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的爱国主义,还是已从本阶级的思想中游离出来,升华为全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等等(宇文:《“林则徐与鸦片战争学术讨论会”综述》,《福建论坛》1982年第6期)。

对龚自珍思想的评价则有一定的分歧。有的认为龚自珍是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奠基者(易梦虹:《关于龚自珍社会经济思想的评价问题》,《光明日报》1962年4月9日)。有的认为龚自珍的改革思想是为了挽救封建统治危机,而不是争取资产阶级的东西,他只能是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思想家(王沛:《论龚自珍思想的性质和评价》,《中山大学学报》1964年第4期)。也有的认为龚自珍所设计的改革内容有一部分十分落后,尤其是“农宗”的理想蓝图,不仅是空想的,而且在政治倾向上是反动的(范书义、胡思庸等编:《中国近代史新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

对魏源的爱国、改革、学习西方等思想,论者都是肯定的,争议的问题主要是关于他思想的阶级基础问题,大致有四种不同观点:第一种看法认为魏源的思想主要反映中小地主阶级的政治利益;第二种看法是魏源的思想反映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地主阶级改革派的利益;第三种意见认为魏源的思想反映的是作为资产阶级前身的工商业市民阶层的利益;第四种意见则认为魏源的思想反映的是由地主阶级向资产阶级转化的商人、地主、官僚的利益。

关于道光帝的评价,是近年来比较受到研究者注意的问题。着重探讨了道光帝在禁烟和鸦片战争中的表现。过去的着述中大都认为道光帝在禁烟和战争中态度摇摆不定,最后由妥协转到投降,充当了投降派的总代表。近年来有的论者对此提出异议,认为道光帝在禁烟高潮中,基本上顺应当时的历史潮流,起到了组织者的作用;在战争中,他想打,但由于他的自大与无知,企求速胜,致使战争失败,因此不能简单地把他划归投降派之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