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布战争和南非种族主义统治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379页(831字)

英布战争的性质是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一种意见认为战争双方都是非正义的;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布尔人是代表争取民族独立的正义的一方。张谦让的《试论英布战争性质问题分歧意见的症结》一文认为,关键是怎样认识布尔人和他们的国家。他说布尔人不是移民后裔,而是殖民主义者,他们的国家是殖民国家,其特点是既要争夺南非霸权,又是在列强重新分割殖民地的争斗中被瓜分的对象。布尔人在战争中的目的是为了瓜分南非黑人的土地,争夺钻石、金矿和铁路的垄断权,争夺南非地区霸权。因此,英布战争的双方都是非正义的,战争本身是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

对南非种族主义的研究近年来开展得更加系统。大体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种族制度产生的几个阶段。宁骚在《战后国际关系中的南非问题》(《外国史知识》1984年第7期)认为,19世纪末白人种族主义者虽然表现了特别残忍的本性,但还没有制度化。1910年5月南非联邦成立之后,才进入种族主义制度化阶段。1948年5月后的30年,种族主义制度化的历史过程得以完成。吴湜的《南非种族主义统治的由来和发展》(《国际问题研究》1984年发第2期)认为种族主义得以加强和制度化的原因是:(一)金矿的发现;(二)南非广大黑人变为廉价劳动大军;(三)“阿非利卡”民族的形成,成为非洲唯一的白人社会和强大的政治实体。二,种族制度的内容。宁骚的上述文章认为主要有四项,即班图斯坦制度、特定居住区制度、通行证制度和职业保留制度。吴文则认为还应包括1950年、1952年和1956年颁布的各种强化治安法规。此外,禁止白人与有色人通婚,在所有的教育、公共场所实行严格种族隔离,也是重要内容。郑家馨在《南非“班图斯坦”制度的历史虚构》(《世界史研究》1984年第1期)一文中认为,“班图斯坦”制度的最后目标是要将南非分隔为白人与黑人两个部分,由占南非人口165%的自人占有国土87.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