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针灸手册

经络与六淫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99页(3011字)

古人有“外邪入经亦病”的认识,意即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都与经脉的病理变化有关。《内经》也指出:“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人体在正常情况下,营卫和通,内营外卫,起着“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的作用。如果体内元气不足,卫气不能固守于皮毛腠理,或则外邪强盛,损伤表卫之气,都会使得腠理开疏,邪气因而得以侵入,传注于经络而发生疾病。由于风寒暑湿燥火六种邪气的性质不同,所以侵入经络后发生的病理变化也不一样。

1.风邪 中医学认为风为无形之邪,属阳,具有向上、向外、喜动、多变等特点,所以称为“六淫之首”。风气袭中人体,上部及肌表常先受邪。《内经》中有“阳受风气”和“(邪)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其中于膺背两胁,亦中其经”的记载,并指出:“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提示风邪伤人,根据受病部位的不同,可分别流注于有关经脉发生各经局部病变,如风邪与寒、湿邪相兼,壅阻经络,闭塞脉气,就发生“风痹”病;如果从足太阳经上的背俞穴入传脏腑,会发生脏腑的“风邪病”;如果所中部位偏于半身,可发生“偏枯”。至于风邪袭中全身,则足太阳、手阳明、手少阳和阳维脉,首当其冲。因在十二经脉中,足太阳居表为一身之外蓄;皮肤腠理之间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肺主皮毛而属于手太阴经,手阳明为其表经;三焦元真之气,布敷于皮肤腠理而起着外卫的作用,三焦者属手少阳经;阳维脉维络诸阳,居表主卫。所以风邪侵犯全身,这些经脉首先受病,然后传注全身而发生“伤风”、“感冒”等病。

内风的发生多与肝气和火热有关。《内经》中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记载,后代医家也有“木郁化风”和“热生风”的认识,都是指“内风”而言。如果肝气郁结而从火化;或怒动肝气,木火升腾;或心火炎盛,引动肝火。此外,外感六淫之邪,伏而化火,也能引发内风。又如外风化热生风,外风引动内风;暑热伤阴,化火动风,就是所谓“暑风”。另外,营血亏损,筋脉失养;痰湿内阻,化火生热,也都属于“内风”。但总的来说,内风的产生首先与足厥阴肝经有关,足少阳属胆与肝为表里,所以也与内风的产生直接有关。手厥阴、手少阴同属火经,足少阴为相火生发之处,足阳明属胃而为痰湿生发之源,所以也都与“内风”的发生有间接关系。

2.寒邪 寒冷是冬季气候的主要现象,中医学将它归属为阴邪,其性质主收引,所以能凝泣气血的运行,闭阻腠理的开发,并损伤人体的阳气。由于寒为阴邪,性主收引,入客于经络则“脉寒缩踡”,因而引起“血少”、“气不通”等病理改变,从而发生各种疾病。如果寒邪直中脏腑,就是所谓“中寒”病。至于寒邪袭中人体全身,往往都与风邪相兼,所以汉·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既论“中风”证,又列“伤寒”病,足见其影响和发病的关系大致和风邪相似。

内寒的发生,多因脏腑或整体的阳气虚弱。所谓“气不足便是寒”,即指此而言。如果禀赋气弱,劳役耗气,丧太过,恣食生冷等都会损及阳气,从而转为内寒。至于下焦之寒,常因肾气不足,命火衰微而生,多与足阳明、足太阴经有关;上焦之寒,常因形寒损肺,或宗气不足而致,多与手少阴、手太阴经有关。又因督脉总督诸阳,任脉容任诸阴,所以内寒的疾病也与此两经有密切的关系。

3.暑邪 暑热是夏天的气候现象,侵害人体产生疾病者则称为暑邪。暑性炎热,与火邪同类,均属阳邪,常夹湿邪并存,称为“暑湿”。易于耗气伤阴,甚至窒塞气机,发生“厥逆”之证,称为“暑厥”。若暑邪化火生风,则称“暑风”。宋代医家有“暑邪伤心”、“伏于三焦肠胃之间”;元代医家有“动而伤暑,心火大盛,肺气全亏”的论述,所以与手厥阴、手少阴、手太阴、手少阳、足阳明等经关系最为密切。此外,督脉为诸阳之纲,太阳为三阳之首,为诸阳主气,所以暑热伤人,阳邪亢盛也和这些经脉有关。若暑邪化风,引动肝木,则与足厥阴、足少阳等经发生病变有关。

4.湿邪 潮湿是阴暗低洼与傍水等地理条件及长夏季节的气候条件所引起的致病因素。《内经》中有“阴受湿气”、“有渐于湿”、“以水为事”、“居处相湿”和“得之湿地”等感受湿邪原因的论述。所以湿邪侵袭人体多先在半身以下,即所谓“身半以下者,湿中之也”。由于湿属阴邪,其性重浊、黏滞,故能遏伤阳气,阻碍气机。若风寒之邪相兼,能使“荣血泣,卫气去”,经络中运行的气血阻滞不通,从而产生各种疾病。若湿与热兼,则成湿热,灼伤经络,损耗荣卫,则可引起各种类型的痿症。如果湿邪损伤脾胃之阳,气机失运,则可引动“内湿”。

“内湿”除由外湿引起,还可由恣食生冷,损伤脾阳;水浆无度,运输失常等原因产生。总之其成因不外脾气失运,津液不能输布。湿邪传化,也可为“痰”、为“饮”;湿邪积聚,溢于肌表,则可以成“水”。因此,内湿的产生与足太阴、阳明关系最为密切。

湿邪的祛除,病在局部者,以疏通经络,调和营卫为主。对病在全身者,其治疗一般有发汗、利尿、健脾三法,所以也与手阳明、足少阴等经脉关系较密切。

5.燥邪 干燥是秋天的主气,是人体处在干燥气候条件下所产生的致病因素。其性收敛,若随深秋西风而产生的称“燥源”,属阴性;若随夏秋久晴无雨,由阳热而产生的称“温燥”。温燥之邪燔灼津液,而使津液内亏,也可以引起“内燥”。此外,热亢津耗,精血内夺等也常是发生“内燥”的原因。

对于燥证的表现,古人有“诸涩枯涸,干劲皱揭,皆属于燥”的论述。并有“涩枯者,水液气衰少,血不荣于皮肉,气不通利”,“涸干者,水少火多,水液干而不润于身”的解释。这是对燥邪侵犯人体致病的认识。至于燥邪对内脏病变的作用,中医学有“燥在上必乘肺”,“燥在下必乘大肠”之说。故其影响与手太阴、阳明关系最密切。

另外,由于内燥多因津液耗伤、精血内夺而产生,故与足少阴、足太阴、足阳明(主血)、手太阳(主液)等经也有病理上的联系。

6.火邪 火为“邪郁经络”、“热积脏腑”所化,其性炎上,能消灼津液,损伤元气,炼肺,犯胃,旺肝,侮肾,并能灼伤经络,迫血妄行。火邪炽盛,还可以引动内风,化燥生痰,所以对人体危害很大。火邪的名称很多,有风火、燥火、湿火等,皆邪郁所化;有脏腑之火,如肝火、脾火、肾火、肺火、心火、胃火、胆火、大肠火、小肠火、膀胱火、三焦火等,皆五志过极,脏腑积热所致;心脏之正常阳气,称为君火,肝肾之阳气偏亢而化生的火,游行于三焦,寄附于心包,则称为“相火”。邪郁化生之火,多为“实火”,五志化生之火,多为“虚火”。实火多有火热等阳热亢盛的症状,故与督脉,手足诸阳经有关。虚火虽随相关脏腑而出现各种不同的病变,但总与阴亏有关,多与手足少阴、阴蹻、阴维的关系较为密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