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研究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520页(1426字)

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研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贯彻中央经济调整的方针过程中开展起来的。1980-1981年经济科学工作者多次召开学术讨论会,探讨山西作为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条件、特点和重要性,从而为确定山西作为能源重化工基地提供了科学依据。山西确定为能源重化工基地以后,又开展了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长期发展规划、基地工业布局,产业结构以及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的研究。为了加强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研究,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于1983年没立了能源经济研究所。山西省委、省政府以及各个部委厅局的研究机构也把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有关问题作为主要课题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由于社会科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作者、实际工作者以及省内外专家、学者的共同协作研究,现已取得了显着的成果。几年来,发表的论文和调查研究报告有数百篇,汇编出版的各种资料和论文集有10几种,其中代表性的论着有吴德春等选编的《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综合开发研究》(1983年)、刘贯文的《关于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战略思想的若干问题》(《基地建设研究》1984年第1期)和《新技术革命与山西战略初探》(《晋阳学刊》1984年第4期)、吴德春等的《关于全面开创山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刍议》(《经济问题》1982年第11期)、《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中的若干管理体制与政策问题》(《经济资料》1983年第6期)、《建设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系统分析》(《经济资料》1983年第3期)、《关于建设山西煤炭基地的规划、政策和措施》(《能源政策研究通讯》1981年第13期)、《关于晋煤开发速度和规模探讨》(《晋阳学刊》1981年第4期)和李连济的《山西型煤开发社会调查报告》(《基地建设研究》1984年第35期)等。刘贯文的《访问江苏、上海、辽宁、吉林向山西省委常委的汇报提纲》(山西省委办公厅1984年印发),简述了江苏等沿海省市经济体制改革迅速发展的情况和经验,分析了世界新技术革命提出的挑战,回答了在这样的时代潮头面前山西应该怎么办的问题。《汇报提纲》从多方面提出建议,要以社会系统工程的观点作指导,设立山西省经济、社会、科技发展总体设计部,高效率地提供国内外经济与技术信息,研究和解决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过程中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选准有限目标,集中人力财力搞科研攻关;要狠抓科研体制的改革,应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而清醒地迎接新技术革命,抓紧最佳机会和时间,形成和完善山西地区经济的新模式。吴德春等经过周密细致的调查研究撰写成的《古交矿区建设综合考察报告》,对我国“六五”期间的重点工程——古交矿区建设的经济、社会条件,建设目标、经济结构、城镇建设、人口和对太原市的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科学分析,正确地揭示了古交矿区建设的规律和特点。在开展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研究的基础上,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社会科学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相结合,制订了《山西社会经济发展纲要》和《山西经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有些社会科学工作者,还参加了山西省一些重大问题和建设项目的决策的科学论证。

注:在撰写具有山西地方特色几个专题研究部分时,主要参考资料有高捷的《赵树理研究》、尹协理的《傅出研究》、季恒的《晋国史研究》、兰安乐的《阎锡山研究》、李吉的《晋绥根据地史研究》等。——作者

上一篇:山西革命根据地史 下一篇:概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