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子思想评价
书籍: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577页(569字)
孔子哲学思想是上海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之一。1959年,复旦大学教授严北溟在《孔子的哲学思想》一书中指出,“命”是孔子天道观的核心,“仁”是孔子的人生哲学,甚至是他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的全部哲学思想体系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但也包含着某些自发的唯物主义倾向。车载在《论孔子谈“仁”的阶级性》(1962年)一文中指出,孔子思想体系“一以贯之”的目的,就是帮助剥削阶级,用怀柔的办法统治被剥剥阶级;同时向被剥削阶级说教,要他们不要犯上作乱。周谷城认为,孔子是我国伟大先哲,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是最大的权威,直接或间接支配中国思想达两千多年。孔子思想虽被历代统治者所利用,但对于民族精神的激发或表现,有直接关系。十年浩劫时期,“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政治需要,策划了所谓“批儒评法”,全盘否定孔子思想,致使对孔子思想无法再进行科学的评价。近年来,在评论孔子思想的讨论中,提出了许多新见解。蔡尚思在《孔子思想体系》(1982年)一文中指出,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心是礼,维护周礼是他政治括动和思想学说的出发点和归宿。礼和仁是主从关系,礼是目的,仁是手段。郭明认为,孔子是一个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他在实践上所遵循的认识路线,是建立在自发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基础上的辩证认识论,而不是唯心论的先验论。
上一篇:研究机构
下一篇: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