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方言研究与推广普通话活动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646页(1290字)

广东方言复杂,全国七大方言中,广东就占了三种——粤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研究方言和推广普通话显得十分迫切。

广东推广普通话的活动,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66年以前。自1950年以后,由于大批北方干部南下,提供了推广普通话的方便条件。尔后,大中小学开始用普通话进行教学。1956年—1957年间,开始在全省进进方言普查,每个县、市写出了一个调查报告,并综合成《广东方言概况》,出片了四邑、客家、潮州、海南4个方言区的学话手册。1960年,推广山西万荣县的注音识字经验,提倡了用注音扫盲。举办了几期拼音知识讲习班,制订了广州、客家、潮州、海南4个方言折拼音方案,于1960年下半年正式公布。用这4种方言拼音方案规定了拼音的字母,编写一批拼音教材,进行注音扫盲。在这期间,对广东各方言讲行了研究,主要成果有:李瘦芝的《怎样掌握广州音和北京音的对应规律》(《广东教育》1956年第7期)、黄伯荣的《广州方言语法的几个特点》(《语文知识》1956年第1期)、何炯的《以梅县方言为代表的客家语与北京语音的对应规律》(《方言与普通话集刊》第4本),李作南的《客家话的几个语法特点》(《语文知识》1957年第1期),黄家教的《潮州方音概说》(《兰州大学学报》1958年第1期)、李新魁的《潮州人学习北京音(《方言与普通话集刊》第1本)、《潮州方言词考源》(《学术研究》1964年第3期)、梁猷刚的《海南方言语音中声母的特点》(《华南师院学报》1960年第2期)、李才辉的《海南人怎样学习普通话》(《光明日报》1956年1月4日)、詹伯慧的《海南方言中同义字的“训读”现象》(《中国语文》1975年第6期)等。

第二阶段是1973年以后。1973年,广东人民出版社组织编写一套方言与普通话读音对照的字典。1979年以后出版了李新魁主编的《普通话、潮汕方言常用字典》、饶秉才主编的《广州音(普通话对照)字典》(1983年)。1979年以来,广东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普通话。例如:省、市(地)、县各级都建立了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机构;进行普通话教学的师资培训工作,每年受训的人数11000人左右,学校中开展普通话说话课的试验,省有关部门编出了说话课课本20种左右;推行“学校4用语(教学、会议、广播、生活4种用语)普通话化”活动;进行社会上的教学普通话活动,如在广播电台重复播出学习普通话讲座;电视台播出了“学讲普通话”电视小品连续剧,共播出了82集;同时还播出了《学拼音》;从1984年4月开始播出“每天一句话”节目;在《城晚报》、《广州日报》和《海南日报》上发表一些广州人、海南人如何学习普通话的文章。广东省文字改革办公室编印了学习普通话资料,制作了录音带和幻灯片,拼音字母发音挂图等。已印行的有邓少君编写的《广州人学习普通话手册》和梁猷刚编写的《汉语拼音基础教材》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