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脑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内科临床诊疗手册》第36页(2345字)

【释义】:

森林脑炎(forest encepfhalitis)是由蜱传虫媒B组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临床主要特征为发热、头痛、意识障碍、脑膜刺激症、瘫痪等,后遗症较重,病死率较高,本病仅见于森林地区,以春季发病较多,属自然疫源性疾病。

【诊断】:

1.临床表现

(1)症状 潜伏期10~15d,最长可达30d,多数患者骤然发热,2~3d后体温可达39~40℃持续5~10d,多为稽留热,少数为双峰热或弛张热。伴头痛、乏力、全身不适、四肢酸痛。

(2)体征 高热者可有面部潮红及结膜充血,部分患者可出现心肌炎体征,脑膜刺激症为最常见的体征,一般持续5~10d,约半数病例可出现意识障碍,表现为表情淡漠、嗜睡,甚至昏迷,也有表现为狂躁、惊厥或精神错乱,患者颈肌、肩胛肌、双侧上肢可出现弛缓性瘫痪,表现为头下垂,上肢不能上举,手臂摇摆无依靠状,脑神经、下肢受累较少,瘫痪一般约2~3周后逐渐恢复,约半数病例出现肌肉萎缩,病程14~28d,少数重患者可留有后遗症。

1)根据神经损害而表现不同症状,该病可分:

a.脑膜炎型 主要是头痛、恶心、呕吐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受累的临床表现,而无瘫痪或意识障碍。

b.脑膜脑炎型 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可伴有惊厥、锥体束征或锥体外系体征。

c.脑干型 除一般脑膜炎症状外,尚有脑干运动神经核损害表现,如面神经和舌下神经瘫痪,语言障碍和吞咽困难等表现。

d.脊髓灰质炎型 主要表现为肌肉弛张性瘫痪。

e.上升型 开始症状轻,以后病变随神经通路由下肢上升至颈部可引起周围呼吸麻痹。

f.混合型 临床上症状最重一型,具有上述几型临床综合表现,病死率高。

2)按照病情轻重分四型

a.重型 高热、头痛、昏迷,迅速出现脑膜刺激症及颈肌和肢体肌肉瘫痪或在发病短期出现上行性麻痹等,死亡率高。

b.普通型(中型) 高热、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症,伴不同程度肌肉瘫痪,多在7~10d体温降至正常。

c.轻型 全身及脑膜刺激症明显,脑症状不明显,多在5~7d体温下降,无后遗症。

d.顿挫型 仅有轻度头痛,可有恶心、呕吐,体温38℃左右,维持1~3d即迅速下降。

2.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象 血细胞多在(10~20)×109/L,以中性粒细胞显着升高。

2)脑脊液 压力稍高,细胞数多在0.2×109/L,以淋巴细胞为主,生化检查正常。

3)血清学检测 补体结合试验及血凝抑制试验双份血清效价增至4倍以上有诊断意义。特异性IgM测定有早期诊断价值。

【治疗】:

1.对症治疗 对高热、抽搐、昏迷、呼吸衰竭等的处理与乙脑相同,包括补充营养、维生素及电解质平衡,并可用血浆、氨基酸等制剂。脑水肿颅内高压者予以20%甘露醇脱水,并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2.病原治疗

(1)国外有报告用干扰素及干扰素诱导剂聚细胞(polyI.C)在动物实验中获得疗效,但临床上需进一步观察。

(2)试用核酸酶制剂,包括核糖核酸酶和去氧核糖核酸酶,能对病毒的核酸合成起选择性破坏作用,干扰病毒的复制而不损害机体细胞。

用法:0.05%普鲁卡因溶解核酸酶制剂,成人每次30mg肌注,每4~5小时1次,4~6d为一疗程,应用前须作核酸酶制剂皮肤过敏试验,阴性者可用。

(3)中药大青叶等方剂也可应用。

3.免疫治疗

(1)可用转移因子2ml肌注,每日1次或2次,持续3~6d。

(2)可用恢复期患者的血清,每日20~40ml肌注,用至体温降至38℃以下停用。

(3)高价免疫球蛋白每日6~9ml,肌内注射,疗程7d左右。

4.并发症及后遗症处理

(1)并发支气管肺炎者应用抗生素治疗。

(2)有瘫痪、后遗症者可用针灸、按摩、推拿、电疗等综合治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