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儿科临床诊疗手册》第63页(1683字)
水肿是由于皮肤和皮下组织(包括血管外的组织间隙)过多体液聚集所致。可分为全身性水肿和局限性水肿。
【病因】
1.全身性水肿
(1)肾脏疾病 多种原发及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管间质疾病等。
(2)充血性心力衰竭 由心肌、心瓣膜、心包的多种疾患引起的低搏出量心力衰竭,以及由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动静脉瘘引起的高排出量心力衰竭,均可致水肿。
(3)肝脏疾病 迁延的肝实质性疾病(如肝硬变、重症肝炎等)。
(4)营养性 如蛋白质摄入不足、各种病因导致的低蛋白血症、蛋白质丢失性胃肠病、维生素B缺乏症。
(5)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功能低下、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感染中毒引起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代谢失调。
(6)其他 高钠血症、低钠血症、药物如皮质醇激素、保泰松、二氮嗪,长期应用利尿剂停撤过程中及补液过多可有暂时水肿。
2.局限性水肿 由于局部炎症、创伤、静脉回流受阻、淋巴回流受阻所致,另有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局部炎症、挫伤等。
【诊断】
大部分水肿可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化验,结合营养状况、年龄、水肿部位和发展过程,全面分析。
1.临床表现
(1)年龄因素 婴儿期水肿多由于营养缺乏或心力衰竭引起。儿童期以心源性和肾源性多见,肝源性较少。新生儿期可因肾功能尚未成熟,易发生钠、水潴留而水肿。其他如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溶血症、淋巴管功能障碍、特发性血浆蛋白低下症、肾功能不全等,均可使新生儿或幼婴出现水肿。
(2)水肿部位 水肿自眼睑、面部等疏松组织开始,以后出现全身浮肿,多为肾脏疾病。水肿自腰部以下开始,出现在下肢、臀部等受重力影响的部位,为心脏疾病引起。下肢开始的凹陷性水肿,同时伴有贫血,多为营养性疾病引起。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如先天性心脏病心外科手术、淋巴瘤、组织胞浆病引起的纵隔纤维化引起面、颈部水肿,淋巴液聚集的Milroy病水肿仅限于下肢,Meige病水肿限于手足。由IgE介导的或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则部位不定。
一般伴体腔积液者,多由于严重心、肾、肝及营养性水肿而致。腹水出现于下肢水肿之后,多继发于心力衰竭、心包炎、肾病综合征等。当腹水先于全身性水肿或单独出现时,应考虑肝硬化失代偿期、肝或门静脉血栓形成。胸水多见于肾病、严重低蛋白血症,此时胸水多出现于双侧。心力衰竭伴发胸水多始自右侧。心包积水除见于低蛋白血症、肾病、心力衰竭外,还可见于脚气病、黏液水肿患者。
2.辅助检查
(1)尿常规、血浆蛋白、血生化(钠、钾、钙)、肝肾功能检测,以检查肾、肝疾患。
(2)疑有内分泌患者查甲状腺功能、醛固酮、皮质醇等激素水平。
(3)胸腹水、心包积液者需穿刺抽液检查,判断渗出液还是漏出液,以进一步明确病因。
(4)肾穿刺判定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可判断心脏病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