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血性心力衰竭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儿科临床诊疗手册》第453页(8922字)

【释义】: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容量或压力超负荷,或心脏的心肌泵力减退而导致心排血量不足,静脉回流受阻,体内水分潴留,脏器瘀血等一系列临床综合征群,简称心衰。常见原因有:

(1)先天性心脏病左向右分流型 如室缺,房缺,动脉导管未闭等,复杂畸形的先天性心血管病,如完全性大血管错位,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等。

(2)先天或后天性瓣膜关闭不全或狭窄 如先天性三尖瓣下移畸形,风湿性心瓣膜病等。

(3)心肌收缩力减弱 如左室发育不良综合征,心肌病,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各种心肌炎,维生素B1缺乏症,心肌糖原累积症等。

(4)严重心律紊乱 如房颤、室颤,室上速,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等。

(5)其他 输血输液过多过速,重度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急性肾炎,风湿性心脏病,电介质紊乱,严重缺氧,婴幼儿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等。

【诊断】:

1.临床表现 年长儿心衰症状与成人相似,婴幼儿心衰临床表现有一定特点。

(1)年长儿

1)症状 乏力,劳累后气急,食欲下降,咳嗽,尿量减少。

2)体征 安静时呼吸浅速,颈静脉怒张,端坐呼吸,肝增大,压痛,肝颈反流征阳性,下肢水肿。听诊肺底细湿啰音,心率增快,心尖区S1低,奔律。

(2)婴幼儿

1)症状 急起病,烦躁哭吵,呻吟,多汗,面色苍白或发灰,喂养困难,或哭声低,短促无力,青紫加重。

2)体征 呼吸快表浅,>60次/min以上,或阵发性呼吸困难,背部可闻及湿啰音有时伴哮鸣音,心率增快达160次/min以上,心音低纯,奔马律,心脏扩大。肝进行性增大,肋下>3cm以上,边缘钝。水肿多见于颜面,眼睑处。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

2.辅助检查

(1)X线胸片 心影呈普遍性扩大,心胸比例增大(婴儿>0.6,新生儿>0.75),心脏搏动减弱,肺纹增粗,肺部瘀血,肺门阴影增粗。

(2)心电图检查 有助于病因诊断及指导洋地黄的应用。同步描述心电图、心音图、颈动脉搏动图(CPT)可测定STI和DTI。

(3)超声心动图 可见心房心室腔扩大。M型超声显示心室收缩时间间期(STI)延长,射血分数(EF)降低<50%,射血前期(PEP)/射血期(VET)比值升高。PEP/VET>0.40提示心功能不全。当REPE/RVET>0.40或0.53,可作为肺动脉高压或右心衰标准,LPEP/LVET>0.344时作为左心功能异常之标准。此外,心脏指数(CI)下降,当<2.6L/m2·min为轻度心衰,<2.0L/m2·min为重度心衰。而当射血分数>50%,多普勒超声示心室充盈频谱E/A<1,即初步诊断为舒张功能性心衰。

(4)单光子断层扫描(SPECT),第四代CT,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测定心脏及大血管径线,常用指标有

1)射血分数(EF) <50%为心功能不全,SPECT可分别检查左右心室功能(右心室EF比左心室小10%)。

2)心轴缩短率(FS) 正常值为(38±5)%。

3)腔脉指数(CVI) 心衰时>0.5。

4)房室瓣移位率 心衰时移位率减少。

(5)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 测定左心室舒张期容积变化。

(6)血液内分泌变化测定 血浆心钠素,去甲肾上腺素,醛固酮-血管紧张素-肾素系统均有变化,以心钠素改变为重要。1992年Adesanya指出心衰患儿心钠素为146.9±24.3pg/ml,而健康对照者为4.4pg/ml。

附1 小儿心衰的诊断标准(1985年全国小儿心衰制定标准)

1.具备以下四项考虑心衰。

(1)呼吸急促,婴儿>60次/min,幼儿>50次/min,儿童>40次/min。

(2)心动过速,婴儿>160次/min,幼儿>140次/min,儿童>120次/min。

(3)心脏扩大(体检、X线、心超)。

(4)烦躁,哺喂困难,体重增加,尿少,水肿,多汗,青紫,呛咳,阵发性呼吸困难(两项以上)。

2.具备以上四项以下一项或以上两项加以下两项即可确诊心衰。

(1)肝肿大,婴幼儿在肋下≥3cm,儿童>1cm,进行性肝脏肿大或伴触痛者更有意义。

(2)肺水肿。

(3)奔马律。

3.严重心衰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

附2 小儿心衰分度

根据心功能受损程度可分I度(轻)、Ⅱ度(中)、Ⅲ度(重)三度。

Ⅰ(轻)度 仅于重度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心率加快,休息后消失。

Ⅱ(中)度 轻度活动后即出现呼吸困难,心率加快,有时可见肝脏肿大、水肿,完全卧床休息后呼吸困难可好转。

Ⅲ(重)度 完全休息时仍有呼吸困难,肝脏肿大,全身水肿,需吸氧才能纠正组织缺氧。

【治疗】:

总的原则 消除病因诱因,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促进心功能的恢复。包括正性肌力药物、血管扩张剂及利尿剂等的应用,并控制水、钠潴留。

1.一般治疗

(1)休息 采取平卧抬高床头15°~30°及半卧位,尽量免除患儿烦躁哭闹,必要时可用镇静剂,如苯巴比妥等或吗啡(每次0.05~0.1mg/kg)皮下注射。

(2)饮食 限制钠盐摄入,年长儿在0.5~1.0g以下,电介质根据生理需要量及血中浓度而定。控制入液量,总量每天75ml/kg(1000~1200ml/m2)。

(3)吸氧 尤其对有青紫患者应给氧(40%~50%氧气湿化后经鼻管或面罩吸入)。

(4)驱除诱因及病因,积极控制原发病。

2.洋地黄针剂的应用 洋地黄类药具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从而增加心脏搏出量,改善体、肺循环作用。使用时应注意心肌情况及个体差异。通常有两种方法:洋地黄化法(饱和量法)和日维持量法。在儿科普遍选用地高辛,必要时选毛花苷C(西地兰)。一般及慢性心衰用地高辛维持量法。急性及重症心衰用洋地黄化法或毛花苷C(西地兰)静脉注射法。

(1)用法与剂量

1)地高辛(digoxin)

a.洋地黄化法 总量<2.0mg/kg。

口服 新生儿、早产儿0.025~0.03mg/kg;<2岁,0.04~0.06mg/kg;>2岁,0.03~0.04mg/kg。

首剂为总量的1/3~1/2,余量分2~3次,每次间隔4~8h。末次给药后12h开始用维持量。

静脉 用口服量的2/3~3/4;或<2岁,0.03~0.04mg/kg;>2岁,0.02~0.03mg/kg,用法同上。

b.全程维持量法 对轻度慢性心衰,可连续用地高辛维持量5~7d,进行缓慢洋地黄化。

c.维持量法 一般在洋地黄化后12h开始给以维持量:

剂量 为饱和量的1/5~1/4;

用法 分2次给药,隔12h用1次。

2)毛花苷C(西地兰)适用于急性心衰或重症心衰,肺水肿,静脉缓慢注射。

饱和量法 <2岁0.03~0.04mg/kg;>2岁0.02~0.03mg/kg,总量的1/3~1/2加入5%~10%葡萄糖10~20ml静注。余量分2~4次每隔4~6小时1次静注,最大剂量<0.4mg。或毛花苷C(西地兰)每次0.01~0.015mg/kg必要时隔2~3小时重复使用,一般用1~2次后改为地高辛静脉洋地黄化法,24h内洋地黄化。

3)毒毛旋花苷K 静脉用量<2岁0.006~0.012mg/kg,>2岁0.005~0.01mg/kg,全量加入5%~10%葡萄糖10~20ml中静脉缓慢推注,必要时隔6~8h重复1次,或注射后1~2h用地高辛饱和量法。最大剂量一次<0.25mg目前已少用。

(2)使用洋地黄注意事项

1)早产儿及2周内足月儿 用量宜较一般剂量减少1/2~1/3。

2)心肌炎,贫血性心衰 用药应慎重,剂量宜减少1/3~1/2,且以速效制剂为妥。

3)肾功能不全伴心衰者,洋地黄用量宜小,为饱和量的1/3~1/2。

4)钙剂对洋地黄有协同作用,应避免同时应用,若遇低钙抽痉,则先给镇静剂,严密观察下静脉滴注或口服适量钙,病情好转即停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长期用洋地黄,而又合并佝偻病者,仅给含钙食物及用维生素D3,不另补钙。低血钾可促使洋地黄中毒,故应及时予以补充纠正。

5)注意事项 凡遇以下两种情况必须注意。

a.应用洋地黄维持量过程中发生心衰,一般用地高辛1/4饱和量每4~6小时1次,给2次,直至显效。若心衰严重者,则重新洋地黄化。

b.在外用过洋地黄,剂量不详而心衰又未控制者,心电图无洋地黄作用或中毒表现,则可重新洋地黄化。若心电图提示有洋地黄作用者,则用地高辛口服或肌注,先1/4饱和量,4~6h后仍未控制者再给一剂,如此继续直至症状完全控制,或总量达饱和后,参考血清洋地黄浓度再定具体用法。若无条件作心电图检查,尽可能用地高辛,总量分4份,每6h给药1次,在任何一剂药物应用后临床好转即减量或停药。

(3)洋地黄中毒及中毒处理 洋地黄治疗量与中毒量很接近,必须严密仔细的临床观察。心电图检查及血清地高辛浓度测定有助确诊。

1)中毒原因 早产儿,缺氧,电解质紊乱(低血钾、低血镁、高钙血症),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心肌炎等。

2)临床表现

a.消化道症状 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尤其是持续性呕吐更有意义。

b.神经系统症状 有嗜睡、头昏、头痛、眩晕、视力异常等。

c.心律失常 P-R间期延长(>0.18~0.20s),房室传导阻滞,显着窦缓,早搏(房早、室早、交界性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或原有心律失常加重。

3)血清地高辛浓度测定 儿童>2ng/ml,婴儿>3ng/m1,新生儿>3.5ng/ml,提示中毒。

4)洋地黄中毒处理

a.即刻停用洋地黄制剂及排钾利尿剂,纠正电介质紊乱。

b.钾盐应用 除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或严重窦缓者外,常规给予0.15%~3%氯化钾静滴,氯化钾总量每日2mmol/kg(每日0.15g/kg)或口服每日0.1g/kg。

c.苯妥英纳 适用于异位节律患者。剂量每次2~4mg/kg,在3~5min内静脉缓推加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稀释一次量<250mg,隔15min可重复一次,总量<5次。若无效,可改用利多卡因。

d.普萘洛尔(心得安) 可有效控制房性和室性心速,每次0.05~0.1mg/kg加葡萄糖液静脉缓推注15min。

e.阿托品 适用于心动过缓<50次/min者或Ⅱ度~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每次0.01~0.03mg/kg肌注或静推。

f.异丙肾上腺素 适用于Ⅱ度~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儿。每分钟0.15~0.2μg/kg静脉滴注。Ⅲ度者可用临时起搏器。

g.抗地高辛抗体(Fab) 10mg/ml溶于N.S中静脉注射。60mgFab片段可结合1mg地高辛。

3.新型正性肌力药物

(1)β受体激动剂 主要作用β1受体而产生强烈正性肌力作用,常用药物有:

1)多巴胺 每分钟2~15μg/kg,适用于术后心脏低排血量综合征,严重心衰等,具有强心和扩张肾、肠系膜、脑及冠状动脉作用,心率影响小。

2)多巴酚丁胺 每分钟2~10μg/kg静脉滴注。最大量每分钟<40μg/kg。强心作用强,血管及心率影响小,适于难治性心力衰竭。

3)服β受体激动剂

a.异波帕明 每次1~2mg/kg,每日2~3次。

b.单诺帕明 婴儿每日1~2mg/kg,学龄儿童每日0.5~1mg/kg。不良反应:窦速。

(2)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主要通过抑制cAMP转化成AMP使之细胞内浓度增高,钙通道被激活,发挥正性心肌收缩和扩张血管作用。

1)氨吡酮 开始0.25~0.75mg/kg静脉推注,以后则每分钟5~10μg/kg静脉滴注,短期应用,副作用为血小板减少及肝损。

2)甲腈吡酮 可长期用。每日1mg/kg,分3~4次口服。或每日17mg/m2

4.血管扩张剂应用 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及左心室后负荷,使心排血量增加,使静脉扩张,静脉容量增加,而降低心室前负荷,常用药物有:

1)酚妥拉明 适用于急性左心衰,肺水肿。每分钟0.5~5μg/kg加于5%~10%葡萄糖中静脉滴注。紧急情况可0.15~0.25mg/kg加入10~20ml葡萄糖水中10~15min内静脉缓推。最大剂量每次<10mg,隔15~30min可重复1次。

2)肼苯达嗪 每日0.5~0.7mg/kg,分3次口服,总量每日<200mg。每分钟1.5μg/kg或0.1~0.5mg/kg每6小时静脉滴注。

3)硝普钠 开始量每分钟0.5~1μg/kg静脉滴注,逐渐加量,最大量每分钟<3~5μg/kg,应注意血压,如血压过低即停药,并给新福林0.1mg/kg静脉推注。用药时注意避光。

4)哌唑嗪 每次25~50μg/kg,每6小时口服1次,长期使用,为硝普钠有效者口服替换维持药。

5)巯甲丙脯酸(captopril) 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开始量每次0.5mg/kg,每日2~3次,根据病情可加至2mg/kg,每日3~4次。

6)山莨菪碱(654-2)或东莨菪碱 对重症肺炎有预防心衰之作用。

5.利尿剂应用 多与洋地黄合并运用。一般心衰患者用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每次2mg/kg,隔日1次,或每次1mg/kg每日2~3次口服。长服者应加螺内酯(安体舒通)每次1mg/kg或氨苯蝶啶每日2~4mg/kg。

重症心衰者用呋塞米(速尿),每次1~2mg/kg,肌注或静脉推注,利尿酸每次1mg/kg静脉推注,应用洋地黄或排钾利尿剂者应加10%KCl。用洋地黄时宜每日40mg/kg给钾,洋地黄加利尿剂每日75mg/kg补钾,用呋塞米(速尿)或利尿酸者临时加每次75mg/kg钾盐。

6.心钠素(ANF) ANF即心房肽(ANP),具利钠利尿扩血管及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作用,输注合成ANP可改善心功能。

7.新型心肌能量代谢赋活剂

(1)1,6-二磷酸果糖(FDP) 为糖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增加细胞内ATP浓度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每次0.7~1.6mg/kg,最大量每次<25ml/kg,一般每日1次静脉滴注,重症者每日3次或4次,静脉输注速度每分钟10ml。

(2)辅酶-Q1。 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每次10mg,每日3次。

8.急性肺水肿及处理

(1)急性肺水肿表现 呼吸极度困难,烦躁不安,端坐喘息,皮肤湿冷,或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或青紫,吐粉红色泡沫痰,心率快、奔马律,两肺水泡音伴有哮鸣音。

(2)急性肺水肿处理

1)酒精氧气吸入 氧气通过50%~70%酒精后吸入,10~20min1次,每20~30分钟重复1次,如有CO2潴留及PO2降低者,用机械呼吸。

2)镇静 吗啡每次0.1mg/kg皮下或肌注,但呼吸抑制,昏迷,休克时禁用,或用地西泮(安定)、苯巴比妥(鲁米那)、复方冬眠灵等。

3)快速洋地黄化 选用毛花苷C(西地兰)或毒毛花苷C静脉推注。

4)强力利尿剂 呋塞米(速尿)或利尿酸静脉推注。

5)血管扩张剂 急用酚妥拉明缓慢静脉注入。

6)肾上腺皮质激素 短期使用,有强心抗醛固酮,对抗抗利尿激素之作用。地塞米松每日2.5~5mg或氢化可的松每日5~10mg/kg静脉缓滴。

7)氨茶碱 每次2~4mg/kg加入葡萄糖中缓慢静注。

8)减少静脉回流 取平卧或坐位,束臂带同时束缚三个肢体,每10~15分钟轮换1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