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儿科临床诊疗手册》第536页(2190字)

【释义】:

缺铁性贫血是机体对于铁的需要量增加、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等原因造成体内铁缺乏,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贫血,具有低色素、小细胞性特点。铁缺乏的早期,不一定发生贫血,当贮存铁和血清铁明显减少,红细胞内原卟啉增多,但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在正常范围时,称为隐性铁缺乏。如缺铁进一步发展,血清铁及铁蛋白饱和度显着减少,骨髓、肝、脾及其他组织中均缺乏贮存铁,影响血红素合成,引起缺铁性贫血。

本病多见于6个月至1岁的婴儿。足月儿铁的储存量仅够3~6个月的需要,而其出生至1岁,生长迅速,血容量增加2倍,血红蛋白总量增加1倍,因此铁的需要量较其他年龄期为多。早产儿、出生低体重儿、乳喂养儿如未能及时合理添加辅食,或有反复感染者发病率高。年长儿多因慢性失血如钩虫病、肠息肉等所致。

【诊断】:

1.临床表现

(1)常见的贫血症状 起病缓慢。苍白常是早期的惟一表现,多在就诊其他疾病时才被发现。重症常伴有营养不良、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心率增快、心脏扩大及收缩期心脏杂音、脾脏轻度肿大。

(2)上皮及黏膜的变化毛发、皮肤干燥,缺乏光泽,部分患者指甲扁平或凹陷,脆薄而易折裂,称为反甲或匙状甲。少数患者有口腔炎、舌痛、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

(3)精神行为改变 如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下降。婴幼儿可见屏气发作。

(4)异食癖 有些儿童偶可发生食欲倒错,嗜食黏土、头发、纸、炉渣等。一旦贫血治愈后症状消失。

2.辅助检查

(1)贫血 血红蛋白较红细胞数减少更明显,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均,形态不规则,中心苍白区扩大,还可见到环形红细胞,靶形红细胞等异形细胞。多属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80fl,MCH<27pg,MCHC<31%,红细胞平均直径为6.2~6.7μm)。白细胞、血小板一般变化不大。

(2)铁缺乏指标

1)血清铁蛋白(SF)<16μg/L。

2)血清铁(SI)<8.95μmol/L(50μg/dl)。

3)总铁结合力(TIBC)>62.5μmol/L(350μg/dl)。运铁蛋白饱和度<15%。

4)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0.89μmol/L(50μg/dl);锌原卟啉(ZnPF)>0.96μmol/L(60μg/dl)。

5)骨髓细胞外铁明显减少或消失(0~+),铁粒幼细胞<15%。

(3)其他 血浆铜和铜蓝蛋白低于正常,可有多种微量元素的减少,如锌、锰、氟、碘等;免疫功能变化;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和红细胞过氧化氢酶均减少。

3.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鉴别,例如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慢性感染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治疗】:

1.除去病因 改进育儿方法,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一般在3~4个月婴儿应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如新鲜蔬菜、豆类、动物肝脏、瘦肉、、禽类等。预防和控制感染。年长儿应找出慢性失血的原因,并予以根治,如钩虫病、反流性食管炎、美克尔憩室、肠息肉等。

2.铁剂治疗 以口服铁为主。婴幼儿可用10%枸橼酸铁每日1ml/kg,在二次哺乳间隙服用;年长儿可服用硫酸亚铁每日10~30mg/kg,分3次饭后服用,或用富血铁每日20mg/kg。同时服用维生素C或稀盐酸,以促进铁的吸收。一般服铁剂3~4d后网织红细胞有明显上升,1~2周后血红蛋白明显增加。贫血纠正后仍需维持治疗1~3个月,以利铁的贮存。若治疗2~3周不见效,应考虑诊断有否错误。

经口服补充铁制剂防治铁缺乏或缺铁性贫血是几十年来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手段,但每日连续口服铁制剂会导致胃肠铁吸收率降低以及铁剂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为更好地解决这两个难题,正在探索间断补铁的治疗方案和评价其应用的价值。

注射用铁剂,不良作用较多,需慎用。

3.输血 对重度贫血伴有严重感染或心功能不全者可予以输血。输血量宜小,速度宜慢,以免引起或加重心功能不全。血红蛋白在30g/L以下者,每次输血量5~7ml/kg,血红蛋白在30~60g/L者,予以10ml/kg。一般输单纯红细胞悬液较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