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儿科临床诊疗手册》第550页(1592字)
【释义】: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又称作海洋性贫血,其基本病变是由于血红蛋白中α或β多肽链合成障碍所形成的一种血红蛋白病,属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其病变结果Hb合成减少,形成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过剩的珠蛋白链形成不稳定的血红蛋白,沉淀形成包涵体,附于红细胞膜上,使红细胞受损,可塑性降低,导致溶血性贫血。本症可分为四种类型,即α型、β型、δβ型和δ型,其中以α型(α链合成障碍)和β型(β链合成障碍)较常见。
【诊断】:
1.临床表现
(1)轻型 一般无症状,或有轻度贫血,脾不肿大或轻度肿大。
(2)重型 表现为慢性进行性贫血,面色苍白,轻度黄疸,伴发育落后。慢性溶血致使颅面骨骨髓增生,形成特殊面容(头大、塌鼻、眉距增宽、颧骨突出)。肝脾肿大,尤以脾大明显。
2.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象 一般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央浅染区扩大,可见大量靶形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增多。
2)红细胞脆性降低。
3)骨髓检查 红系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示高铁性贫血。
4)血红蛋白分析
HbF测定:β型含量增高,可大于50%。
Hb电泳:α型测得HbA2>3%,HbA2与HbA比值明显增高。α型可测得HbH或HbBart’s。
酸洗脱试验:含HbF的红细胞抗酸性强。在酸性液中不被洗脱而被染成鲜红色。
5)遗传学检查 目前多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寡核苷酸探针斑点杂交(ASO)进行基因突变类型分析。
(2)X线检查 颅骨、掌骨、指骨、肋骨等可先后出现骨质疏松,骨髓腔增宽,颅骨内外骨板变薄,之间有短发样骨刺形成。
3.鉴别诊断 须与缺铁性贫血相鉴别。缺铁性贫血多有缺铁病史,血清铁下降,总铁结合力增高,无溶血表现,用铁剂治疗有效。
【治疗】:
治疗原则 对症治疗。
(1)输血 需反复输血,使血红蛋白不低于120g/L。
(2)铁螯合剂 反复输血可引起含铁血黄素沉着,应给予铁螯合剂治疗,可用去铁敏,每次40mg/kg,皮下滴注,连用6次。
(3)脾切除 适应症为巨脾引起继发性脾功能亢进,需输血量及次数逐渐增加,切脾年龄最好在5~6岁后进行。
(4)骨髓移植 为根治性治疗,对像为5岁以下的早期患者,未接受过输血或输血次数较少者。
(5)基因活化治疗 可试用化学药物活化基因以提高HbF的合成,改善β地中海贫血症状,具体方法有:羟基脲(Hydroxyurea)每日25~50mg/kg,5~7d为一疗程,也有用5-氮杂胞苷(5-azacytidine)每日2mg/kg,静注,共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