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脑膜穿刺
书籍:新编儿科临床诊疗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儿科临床诊疗手册》第639页(955字)
【适应证】
用于前囟未闭的小患儿硬脑膜下血肿、积液或积脓的诊断与治疗。
【操作方法】
(1)患儿仰卧,剃去前囟区头发,下垫枕头,由助手固定头部。
(2)常规皮肤消毒,范围要广,铺洞巾。术者左手示指摸准前囟侧角,右手持小号斜面短的腰穿针或斜面短的7、8号注射针头于前囟角最外一点与头皮呈垂直方向刺入,进针约0.2~0.5cm有穿过坚韧硬脑膜的感觉时,即达硬脑膜下腔,拔出针芯(或接上注射器,加少许负压)。正常情况下可见数滴澄清液体滴出,一般不超过1m1。若有硬脑膜下血肿、积液或积脓,不仅流出液体较多,而且颜色也有相应改变。高度怀疑硬膜下血肿或积液者,进针稍等片刻不见液体滴出,可沿原来方向缓慢推进1~1.5cm,然后再缓慢退出并观察有无液体滴出。
(3)放出液体,留取标本后,无菌纱布压迫拔针,用手指轻压片刻,黏膏固定。若穿刺孔有漏液现象,可用无菌青霉素小瓶胶盖倒置于针眼上,用黏膏加压固定。
【注意事项】
(1)操作过程中动作要轻柔,切勿穿刺过深,不能用力吸引,以免损伤或吸出脑组织。穿刺针不能动摇,要很好固定在头皮上(助手用无菌止血钳紧贴头皮固定)。
(2)诊断性穿刺时,一侧阴性应作对侧穿刺。疑血肿时应作双侧穿刺(多数血肿为双侧性)。每侧应更换穿刺针。
(3)每次放出血液或液体时,一侧勿超过10~15ml,双侧总量勿超过20ml。
(4)为治疗目的需多次穿刺者,勿在同一点进针。
(5)穿刺点不可距中线太近,以免损伤上矢状窦。
(6)放出为脓性液体,应避免穿刺过深进入脑实质。
上一篇:钡剂灌肠检查准备
下一篇:新编儿科临床诊疗手册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