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前窦道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儿科临床诊疗手册》第686页(769字)

【释义】:

耳前窦道是胚胎期第一对鳃沟的遗迹,为常见的发育异常,常有家族史。可为单侧或双侧,左侧比较多见。本病有时可与颈部鳃源性囊肿或瘘同时存在。

【诊断】:

(1)体征 耳前窦道多发于耳轮附着处,常在耳轮脚前上方,有时也开口予耳郭、耳屏、耳甲或外耳道口的皮肤。外开口为直径仅1mm左右的凹孔。有表皮覆盖。窦道位于耳前皮下部,长约1~1.5cm,内覆黏膜组织,窦道口周围常因反复感染而形成瘢痕,表面有肉芽肿。窦道开口多为一个,如窦道有细小分支可有两个开口。

(2)症状

1)窦道可排出少量略带臭味的白色分泌物,窦道内有皮脂及上皮细胞潴留。

2)窦道感染后局部软组织红肿、疼痛可伴发热。数日后可形成脓肿并自动破溃,流出带黄色黏液的脓液。数日后可自愈,但仍会反复发作。

【治疗】:

1.无感染窦道 不需治疗。

2.手术治疗

(1)适应证 反复感染者而感染已得到控制者手术。

(2)手术注意点及术前、后处理要点

1)手术需切除全部窦道及其周围瘢痕组织。

2)术中慎防面神经损伤。

3)术后创面开放。

4)术前、后要用抗生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