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耳穴诊疗手册》第189页(1012字)
【定义】心律失常是由于心脏的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方面的任何异常称之为心律失常。频率失常是心动次数比正常增加(心动过速)或减少(心动过缓),正常人心率为60~100次/分。儿童及孕妇要有所增加,节律失常指心动秩序改变(心律不齐)。一般又分为冲动起源性失常和冲动传导性失常二大类。然其共同之症状有心悸、胸闷、气急、面色㿠白、眩晕,有的呈现口唇发紫,甚则心前区疼痛。心律失常原因:窦性心动过速,心率达100~140次/分,有时更快160次/分;前期收缩;窦性及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纤维性颤动及房室传导阻滞。若心律过快则心率为140次以上/分,心率过慢心率为60次/分以下。中医学属“心悸”、“怔忡”等范畴。
【取穴】主穴:心、神门、小肠。配穴:心脏点(上屏上1/2在外耳穴稍下处)、肾上腺、交感。
【疗效】总计60例,其中女性45例,男性15例。痊愈5例,有效51例,无效4例。其中心动过速49例,心动过缓11例,总有效率91.7%,无效率8.3%。
【体会】针刺心区穴位要准,特别心动过速,房颤患者针刺手法要强刺激,适当捻转30~60秒钟,必要加体针内关穴,效果特别好。对心动过缓常难见效。故必须配交感及肾上腺穴,必要时以阿托品穴位注射。
【典型病例】女,65岁,退休工人。患者因心悸、胸闷、气急、面色㿠白、口唇发绀、眩晕,心前区有轻度疼痛,脉搏心率140次/分,原有类似发作史,此次因疲劳,睡眠不佳,又急性发作,在左侧耳郭心区找到敏感点、神门及小肠,强刺激快速进针,5分钟后患者感安定,心慌、气急、胸闷好转,口唇由紫绀转红润,面色红润,留针30分钟病人已安全恢复,继续留针60分钟才拔针。
【按语】(1)陈巩荪及中国人民解放军266医院内二科共治疗45例各类心律失常,平均有效率有58%~88.9%。取穴:心、小肠、神门、皮质下、交感、肾。
(2)自贡市耳针协作组治疗风湿心脏病19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有效率达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