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崩堆积体灌浆补强效果声波测试
出处:按学科分类—天文学、地球科学 地质出版社《地质灾害勘查地球物理技术手册》第11页(1571字)
1998年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所在三峡库区迁建城镇新址岩崩堆积体工程改造现场,完成了灌浆补强前后岩体物理力学强度变化试验工作。采用“一发双收”单孔及跨孔声波检测对半径为1.7m圆周等分的六个钻孔中等边三角形分布的三个钻孔作为实施灌浆孔,另三个按等边三角形分布的钻孔及圆心的钻孔作为声波检测孔。采用灌浆前、灌浆后7d、灌浆后28d进行声波单孔测试及跨孔声波透视。
单孔测试采用敲击作震源产生纵波及横波,以三分量检测器贴壁接收;跨孔测试用小药量爆炸震源的以三分量检测器贴壁接收。
岩崩堆积灌浆补强分别在四川奉节及巫山两地各做两组试验,现仅以奉节组试验为例加以说明。图1-7为灌浆前后单孔一发双收的时差-孔深对比曲线;图1-8为灌浆前后跨孔的声速-孔深对比曲线。由跨孔测试结果可见灌浆后声速有明显提高,最高可达60%以上;而单孔测试最高14%、最小仅2%。单孔测试声速变化小的原因是此法能了解沿孔壁一个波长范围的声速,单孔声速的提高,说明灌浆范围已达声波观测孔的孔壁;而跨孔测试是直接了解两孔连线间的岩体灌浆情况。
图1-7 灌浆前后单孔一发双收的时差-孔深对比曲线
图1-8 灌浆前后跨孔的声速-孔深对比曲线
由于测试纵波声速的同时,还测试了横波声速,因此可计算出岩崩堆积体灌浆前后的动弹性力学性能的变化,见表1-4(李洪涛等实测,1998)。
表1-4 奉节动弹性力学参数
注:σ为动泊松比;E为动弹性模量;G为动剪切模量。
【参考文献】:
段永侯,罗元华,柳源等.1993.中国地质灾害.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郭建强,彭成,孙党生等.2003.链子崖危岩体勘查中物探技术的应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胡厚田.1989.崩塌与落石.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李媛,张颖,钟立勋.1992.中国滑坡崩塌类型及分布图说明书.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李智毅,王智济,杨裕云.1996.工程地质学基础.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李智毅,唐辉明.2000.岩土工程勘查.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李大心.1994.探地雷达方法及其应用.北京:地质出版社
连克,朱汝裂,郭建强.1991.音频大地电场法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尝试——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隐伏地质结构的探测.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刘传正.2000.地质灾害勘查指南.北京:地质出版社
晏同珍,杨顺安,方云.2000.滑坡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展建设,吴庆曾.1991.跨孔声波穿透法在探测三峡链子崖隐伏裂缝中的应用.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张咸恭,李智毅等.1998.专门工程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