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放射性核素检查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系列外科手册》第85页(3630字)

一、甲状腺功能测定

(一)甲状腺131碘吸收试验

1.方法:空腹服用131碘化钠74~370kBq(2~10μci),2小时后进食。服后2、4、24小时分别用闪烁探头测定甲状腺部位的放射线量,然后与服量相等的131碘标准源进行比较,计算出甲状腺131碘摄收率。计算公式如下:

2.适应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服药治疗后复查功能是否恢复,甲状腺扫描前了解甲状腺吸碘情况。

3.临床意义:

(1)甲状腺摄131碘率高于正常值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缺碘性甲状腺肿,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等。(2)甲状腺摄131碘率低于正常值见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亚急性甲状腺炎等。

4.影响甲状腺131碘吸收率的因素,见下表。

影响甲状腺131碘吸收率的因素

(二)甲状腺核素扫描

1.方法:(1)扫描量的测定:常规作24小时甲状腺吸131碘率测定,按下列公式计算:

(2)服用扫描量显像放射性药物后,一般在24小时进行扫描。而采用99m锝者宜在服药后0.5~1小时进行扫描。(3)扫描时病人仰卧,颈伸位,充分显露甲状腺部位,自下颌角扫描至胸骨上切迹。遇有异位甲状腺,可根据测找范围进行扫描,标出胸骨切迹和甲状腺结节所在的部位。

2.适应症:结节性甲状腺肿或弥漫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癌的鉴别,可疑异位甲状腺肿,甲状腺癌手术后功能性转移病灶的定位。

3.临床意义:

(1)正常甲状腺:呈蝶形或蹄形,放射性核素分布均匀,左右叶之间有峡部相连。

(2)“热”结节:结节吸131碘功能高于周围甲状腺组织,结节部位核素分布均匀或周围甲状腺组织不显影。多见于功能性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慢性甲状腺炎等良性病变。

(3)“温”结节:结节部位吸131碘功能接近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多见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慢性甲状腺炎。

(4)“冷”结节:结节无聚131碘功能,或明显低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多见于甲状腺癌、甲状腺瘤囊性变、囊内出血、慢性甲状腺炎或甲状腺结核等。

二、肝核素扫描和γ照相

(一)方法

静脉注射肝脏显影的放射性药物如198金200μci;131碘-玫瑰红或131碘-磺溴酞钠300~500μci;99m锝2mci。注射后根据注射放射性药物的性能,决定扫描开始的时间。当应用99m锝衍生物时宜立即扫描,并应用γ照相机动态连续观察。

(二)适应症

肝内占位性病变如肿瘤、脓肿、肝包囊虫病、多囊肝等以及上腹部肿块的鉴别诊断。

(三)临床意义

1.正常肝脏扫描图像:在前后位,肝的外形大体呈三角形,右上缘呈弧形,在右乳头下方,左上缘有一凹陷,为心脏切迹,右缘向右凸出,下缘相当于肋缘。一般右叶放射性较高,左叶及右叶下缘放射性较低。

2.异常肝脏扫描图像:(1)肝大,失去正常形态,边缘不整齐,轮廓不规则,放射性不均匀,有大片放射缺损区,可能为原发性肝癌。(2)肝大,形态异常,放射性分布不均匀,有多个稀疏缺损区,可能为肝转移癌。(3)肝内良性占位性病变亦可出现放射性缺损,应结合其他检查与临床特征进行分析。(4)放射性普遍稀疏,或呈斑点状分布,为肝硬化的反映。

三、肾功能测定

(一)放射性核素肾图

1.方法:(1)受检者正常饮水,可在早餐后检查;禁服利尿剂,不得饮茶或咖啡等。(2)肾脏定位,可用超声探测仪将肾脏位置及形态绘于体表。(3)按3.7~7.4mBq/kg的邻131碘马尿酸钠静脉注射,连续测量两侧肾区的放射性约15~30分钟。

2.适应症:肾肿瘤、肾结核等疾患所致单侧功能丧失、阻塞性尿路疾患、肾移植后观察移植肾排斥情况。

3.临床意义:

(1)正常肾图曲线:①示踪物出现段:静脉注射后1分钟内,曲线急剧上升达一高峰,称为a段。②上升段:曲线缓慢上升直至曲线出现高峰,始于静脉注射后2~3分钟,持续2~5分钟。称为b段。③排泄段:曲线下降,15~30分钟即降至高峰的一半以下,称为c段。(2)异常肾图曲线:①无功能肾图:a段较健侧曲线低30%以上,无b段,只见放射性递降,且比健侧同时期的幅度低。常见于严重肾结核、肾肿瘤所致的无功能性肾。②梗阻型肾图:a段基本正常,b段持续上升15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无下降的c段。一侧出现者常见于急性上尿路梗阻。双侧出现者见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少尿期,或继发于下尿路梗阻的双侧上尿路引流不畅。不对称的抛物线型肾图,即a段正常,b段正常或延长,c段下降缓慢,半排泄时间显着延长,峰形圆钝见于梗阻伴有轻、中度积水时。

(二)肾核素扫描

1.肾静态显像:(1)方法:常用显像剂99m锝-二巯基丁酸或99m锝-葡萄糖酸钙37~185mBq(1~5mci)静脉注射。静脉注射后1~3小时开始扫描。(2)临床意义:①正常肾显影图:两肾呈椭圆型,位于腰椎两侧,纵轴呈“八”字形,左肾略高于右肾,放射线均匀分布,肾门区略淡。②异常肾显像图:位置、形态、大小异常见于肾下垂、游走肾、马蹄肾等。放射线分布异常同时伴有形态、大小失常,见于肾肿瘤、肾脓肿、肾结核、肾局部梗塞等。

2.肾动态显像:(1)方法:静脉快速注射131碘邻碘马尿酸钠300~500μci,同时启动γ照相机,连续拍摄5张照片,每张曝光1分钟,然后在9~10分钟与14~15分钟各拍摄1张。

(2)临床意义:肾动态显像不仅可以观察放射示踪剂进入肾实质浓聚过程,而且可显示出肾盂肾盏及输尿管的流通情况。对于肾动脉狭窄、尿路梗阻、肾肿瘤等,根据影像分析,可获得诊断。

四、胰腺扫描

(一)方法

受检者一般可进食30分钟后静脉注射7400~9250kBq(200~250μci)75硒-蛋氨酸。然后用γ照相机连续摄影,每10分钟1张,直至60分钟。

(二)适应症

胰腺肿瘤、胰腺囊肿和慢性胰腺炎等。

(三)临床意义

1.正常胰腺图:多为手枪形、C字形或Z状结肠型及哑铃形等。

2.异常图像:

(1)放射性缺损,见于胰腺肿瘤、胰腺囊肿等。

(2)放射性稀疏,见于慢性胰腺炎。

(3)胰腺不显影,见于胰腺癌或慢性炎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