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系列外科手册》第686页(2736字)
在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因急慢性化脓性感染而形成脓肿者称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中医称为“肛痈”、“肛门痈”、“跨马痈”等。
〔病因病理〕
常由肛窦或肛腺感染所引起,感染沿肛窦底腺管直接蔓延或经淋巴管向外周扩散而形成脓肿。病原菌多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中医认为是过食肥甘、辛辣、醇酒等物,湿热内生,下注大肠,蕴阻肛门;或肛门破损染毒,致局部气血瘀滞,久而化热,肉腐成痈。
〔诊断要点〕
1.肛门周围疼痛、肿胀。
2.脓肿溃后脓汁黄稠或稀薄,带有粪臭味。
3.溃破后易形成肛瘘。
〔鉴别诊断〕
1.疖:是一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化脓感染,也可扩大到皮下组织,局部红肿热痛,但病史短,肛内无肿痛。
2.皮脂腺囊肿(粉瘤):开始局部就有一肿物,感染后局部才出现红肿热痛,但肛窦部无炎性病变,瘤内容物为皮脂样物。
〔辨证分型要点〕
1.湿热蕴结。
肛门附近肿胀、灼热、疼痛、发红,排便时剧痛难忍,行动困难,脓肿溃后脓液黄稠,带粪臭味,伴有周身不适或寒热交作。大便秘结,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2.肺脾虚弱型。
肛门局部红、肿、热、痛不明显,成脓较慢,脓肿溃后脓汁稀薄,不臭或略带粪臭味,全身倦怠无力,纳呆,便溏或骨蒸盗汗,手足心热,舌质淡,苔薄,脉弦细或濡缓。
〔治疗〕
一、中医疗法
(一)证型论治
1.湿热蕴结。
〔治则〕清热利湿,润肠通便。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
黄连10g 黄芩10g 黄柏15g 栀子15g 柴胡10g 当归15g 公英30g 地丁30g 车前子20g 火麻仁15g 桃仁15g 炙甘草15g 水煎服,每日2次。
2.肺脾虚弱。
〔治则〕养阴清热,健脾消肿。
〔方药〕青蒿鳖甲汤合二妙丸加减。
青蒿15g 鳖甲15g 知母15g 生地15g 丹皮15g 黄柏15g 苍术15g 公英30g 地丁30g 白术20g 云苓20g 炙甘草15g 水煎服,每日2次。
(二)中成药
1.口服:(1)牛黄解毒丸,1丸/次2次/日。(2)犀黄丸3g/次,2次/日。
2.静点:双黄连注射液3.0g加入0.9%盐水500ml,每日1次。
(三)外治法
1.初期:金黄膏或油调膏外敷。
2.中期:(1)切开排脓法:在0.5%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麻下,行脓肿切开引流。(2)切开挂线法:在0.5%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麻下,切开脓肿后,用球头探针寻找内口,挂以橡皮线,脱线后创面外敷一效膏,可免除二次手术的痛苦。
3.后期:宜生肌收口。一效膏外敷,每日1次。
(四)单方验方
1.野菊花30g,黄柏50g,艾叶20g,苦参20g,公英50g,煎汤,便后或睡前先熏后洗。
2.公英、地丁洗净加盐捣烂后,敷于患处,每日2次。
二、西医疗法
(一)一般治疗
早期可热敷、温水坐浴、理疗等。
(二)药物治疗
1.口服药:(1)阿莫西林胶囊,2粒/次,3次/日。(2)红霉素片,0.5/次,4次/日。
2.静点:(1)青霉素注射液800万静点。(2)甲硝唑注射液250ml静点。(3)庆大霉素注射液24万静点。
(三)手术治疗
1.一次切开法:适于浅部脓肿。即将外口与内口之间组织切开,并将之搔刮,以免形成肛瘘。
2.分次手术:适于体质弱或不愿住院治疗的深部脓肿,手术可分次进行。
〔调护与预防〕
1.防止大便干燥,勿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等。
2.术后及时换药,保持创口引流通畅,放置引流勿使创口过早愈合,以防肛瘘形成。
〔现代研究〕
肛周脓肿细菌群及药物敏感试验分析:本组细菌对红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呋喃妥因、氯霉素60%以上敏感;而厌氧菌对氯霉素85%敏感、甲硝唑100%敏感。(《中国肛肠杂志》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