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新编麻醉药物实用手册》第399页(1409字)

【别名】:维生素丙、抗坏血酸

作用

(1)参与体内生物氧化还原过程和细胞间质生成,利于红细胞的生成、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神经递质的合成。

(2)与体内结缔组织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增加毛细血管的致密性。

(3)促进体内丙种球蛋白的形成,增强对感染的抵抗力。能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诱导干扰素的产生。

(4)有解毒功能,促使重金属离子的排出,阻止致癌物质生成。能与食物中亚硝酸盐起作用,阻止亚硝胺的合成。

(5)改善心肌,增强收缩力。有降低血脂,促进胆固醇在肝脏转移。

用途

(1)临床镇痛。

(2)妊娠、哺乳期、外科手术等补充治疗。

(3)预防冠心病,防治坏血病,各种急、慢性传染病,慢性肝炎、紫癜、汞、砷、苯、铅等慢性中毒,药物中毒及克山病的心原性休克。用于创伤、癌症、胆道疾病、烧伤等。

(4)高铁血红蛋白血症、高脂蛋白血症、肠原性紫绀症等。

(5)过敏性疾病。

(6)防治感冒、动脉粥样硬化等。

用法和用量

(1)口服:0.1-0.3g,tid。高脂血症0.5-1.0g,tid。小儿0.05-0.4g·d-1

(2)肌注或静注:每次0.1-0.25g,0.25-0.5g·d-1,qd,小儿0.2-0.5g,qd。

(3)输注:2.5-3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500ml输注。克山病5-10g加入25%葡萄糖溶液20ml中缓慢静注。

(4)CPB心内手术:术中200-250mg·kg-1加入50%葡萄糖溶液250ml中,转流前输注完,减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改善心肌功能作用。

剂型与规格

(1)片剂:25mg,50mg,100mg。

(2)注射液:100mg(2ml),250mg(2ml),500mg(5ml),25g(20ml)。

注意事项

(1)本药呈酸性,在碱性环境中易破坏,故不宜与氨茶碱、碳酸氢钠、谷氨酸钠等配伍。

(2)长期服用,应加用维生素B1、B12以免引起B1、B12缺乏症;长期大量应用后应逐渐减量停药。因突然停药,可能出现坏血病症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