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引力作用(静电吸引理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塑料粘接技术手册》第16页(689字)

破坏某些粘接接头而在被粘金属表面快速剥离的同时,在黑暗中发现有发光的放电现象和听到轻微的爆音。撕裂力随着撕裂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分离时高聚物带负电荷,另一表面(玻璃、金属)带正电荷。这种带电现象发生在胶粘剂和被粘件撕裂的瞬间。根据这些试验现象,认为在胶粘剂与被粘制件之间的粘接界面上,由于不同电子亲合力物质的接触,形成了双电层。双电层构成一个电容器,界面的胶粘剂和被粘物表面相当于电容器的两个极板,当电容器两极板分开时产生的电位差,随着极板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至一定值时便开始放电。由于双电层的构成,它们之间有静电引力,从而产生胶粘力。

静电引力理论没法解释下列一些现象:

①许多高聚物在粘接剥离时并没有放电现象发生。

②当两个高聚物属性相同或性能相近时,粘接力越大,但两个同性高聚物接触时电势差却较小。

③两个被粘体皆为介质时,在胶粘剂与被粘物的界面上很难设想有大量的电子移动,它们之间无法建立足够大的电动势。

综上所述,无论哪一种粘接理论,都只能反映出粘接本质的一个侧面。到目前为止,还缺乏足够的实验数据以建立一个完整的粘接理论。总之,要使两个制件能紧密地粘接起来,并具有足够的强度,除胶粘剂必须与被粘物表面“润湿”,形成某种能量最低的结合之外,还必须要求两者之间能有较大的分子间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