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黛(图135)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中药鉴别炮制应用手册》第303页(1518字)
图135 青黛
本品为菘蓝、马蓝、蓼蓝、草大青等叶中的色素。秋季采收以上植物的落叶,加水浸泡,至叶腐烂,叶落脱皮时,捞去落叶,加适量石灰乳,充分搅拌至浸液由乌绿色转为深红色时,捞出液面泡沫,晒干而成。主产福建、广东、云南等地。
【性状鉴别】
为极细的深蓝色粉末。质轻而松,似粉尘,可粘手粘纸。粉性大,一抖即飞扬,撮之易聚积,但又极易分散。放入水中,则浮于水面,极少量下沉。水液呈中性。火中烧之,呈紫红色火焰,若隔铁片烧之,则全部挥散。有特殊草腥气,味微酸。
以粉细、色蓝、质轻而松、能浮于水面,以火烧之呈紫红色火焰、嚼之无砂石感者为佳。
【炮制方法】
传统方法将茎、叶放入木桶或大缸等较大的容器中,每次为100kg为宜,再放入清水,使之高出茎、叶,浸泡2~3昼夜,至叶至茎枝上脱落时,将茎枝捞出,在浸液中加入已淘淋过无沙质的石灰(每100kg加石灰8~9kg,石灰多则减少泡沫,青黛产量少,青靛质量粗,太少不易沉淀,泡沫也跟着减少,青黛产量亦少)中充分搅拌,致浸液由乌绿色转为深紫红色为度(呈青绿色,表示石灰少,须增加石灰;呈灰白色,表示石灰过多,须加清水)。捞出液面泡沫,于烈日下晒干,即为青黛。其水下沉淀物即为青靛。
【性味归经功效】
寒、咸。归肝、肺经。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
【应用】
1.湿毒发斑,衄血吐血 本品寒能泄热,寒咸能凉血,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功效,治疗湿毒发斑,常与生地、丹皮等配伍;治疗血热妄行的衄血、吐血,常与丹皮、白茅根、生地等配伍。
2.火毒疮疡、痄腮、喉痹 本品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治疗瘟疫病毒引起痄腮喉痹,可与冰片少许调敷,或与玄参、板蓝根、黄芩等配伍;治疗火毒疮疡,常与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配伍。
3.胸痛咳嗽,吐痰带血 本品咸寒,具有清肝泻火,凉血止血的功效。常与海蛤粉等配伍,如黛哈散。严重者,可与栀子、丹皮、瓜萎等配伍,如咳白丸。
4.暑热惊痫,惊风抽搐 本品善清肝火,有清热息风止痉之功效。治疗暑热惊痫,常与滑石、甘草配伍,如碧玉散;治疗小儿惊风抽搐,常与牛黄、钩藤等配伍,如凉惊丸。
【用法及注意事项】
内服,1.5~3g。一般为散剂冲服,或入丸剂,外用适量。
胃寒者慎用。
【备注】
《本草求真》“青黛,大泻肝经实火及散肝经火郁。”
本品含靛蓝和靛玉红。抗癌有效成分靛玉红,对动物移植性肿瘤有中等强度的抑制作用。青黛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等有抗菌作用,靛蓝有一定保肝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