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山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陕西旅游出版社《中国行旅游手册湖南行》第70页(2399字)

桃花山景区是桃花源的主景区,由桃源佳致、五柳湖菊圃、桃花溪、水源洞、桃花观、秦人宅、集贤祠、摩顶松、高举阁等20多个景点组成。

走近桃花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桃源佳致”碑。这碑是唐代着名文学家刘禹锡被贬为朗州(今常德市)司时题写的。刘禹锡不仅题有此碑,而且还作有《游桃源一百韵》、《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等。再往前走约500米,便是桃花山牌坊。上书“桃花源”三个大字,两边题联“红树青山,斜阳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传桃花源之神。过牌坊之后,便是一条清澈的小溪,名桃花溪。拱石桥横跨溪上,桥头立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唐代书法家张旭的《桃花溪》诗“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走过石桥,即到桃花山。

沿一条小路往前走约50米,是菊圃。菊圃始建于明朝,因陶渊明酷爱菊花而建,四合院,前后两层。前层是桃花石大门,入门后可见石拱桥,桥下水池,池中有假山,花卉,游。池后即是花圃,不仅种有百余种名菊,还植有两颗金桂。菊圃后为正厅,厅前有镌刻着陶渊明画像的石碑,高2米余,碑背镌刻《饮酒》诗。菊圃四围有回廊环绕,其右侧门亭可通后山。

菊圃的左侧是碑廊。原为碑林,共一百余座。后多已残缺。1983年重修,现存有唐朝至清代历代文人题咏桃花源名胜的诗碑二十余座。碑廊的后方是方竹亭。方竹亭建于明朝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6年),是桃花源中最古老的建筑(现存)。亭高6米,八角三门,琉璃瓦覆顶,砖石结构,四窗居中。

从方竹亭向上登百余台阶,即到集贤祠。祠始建于唐朝,原名靖节祠,为陶渊明而建。祀陶渊明像。明末清初改成集贤祠,奉祀王维、孟浩然李白、刘禹锡、韩愈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唐宋先贤,这都是些很有骨气的文人,有崇高的人格,祠为硬山顶厅堂建筑,砖木结构,门上方悬“集贤祠”及“清风亮节”匾额。

游过集贤寺,再往上登百余石阶,便到了桃花观。这是桃花源的主体建筑。桃花观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10年),分为山门、前厅、后厅三个部分。山门是一座砖砌牌坊,上悬“桃花观”门额。后厅是正厅,厅柱上悬有对联,厅内墙上镌有李白、孟浩然、王维、陆游等所题诗文。在桃花观左右两侧,建有四方形双层建筑,即玩月、蹑风两亭。

游桃花观应特别留心,中厅柱中悬挂的那副长联,它高度概括了名人题咏名山和自秦至晋太元中500年的历史

三十洞别有一天,渊明记,辋川行,太白序,昌黎歌,渔耶?樵耶?隐耶?仙耶?都是名山知己;

五百年问今何世,鹿亡秦,兴汉,鼎争魏,瓜分晋,颂者、讴者、悲者、泣者,未免桃花笑人。

对联中的“渊明记”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辋川行”指王维的《桃源行》。在王维笔下,桃花源绚丽斑斓:“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而最有趣的还要算“昌黎歌”。韩愈一生未到过桃花源,他却为桃花源写了一首歌行体长诗。原来是刘禹锡曾寄给韩愈一幅《桃花源图》,韩愈见后惊喜万分,欣然作《桃源图》诗。

秦人古洞在桃花风景区的东南方,过遇仙桥、水源亭、桃花潭即到。古洞洞口狭小,两人相遇时需侧身才能通过。但穿过此洞,便“豁然开朗”,洞内景观使人有似曾相识之感,原来这里的一切都与陶渊明的记载一般无二。许多游人都在此驻足流连,不忍离去。

秦人古洞亦名桃源洞。据传,原洞在桃花潭下数十步的山坳里。据《桃花源志》载“往岁有中丞郭公游览于此,见一仙童持香出洞相迎,即乘云冉冉而去。郭公叹曰“此真仙境也,不当为凡人污渎。“遂以石扃固,迄今未有开者。”后来,无数有志者试图打开洞门,让凡人一睹洞中“仙境”,但终不能如愿以偿。人们只好无可奈何地在这个封闭的洞口的石壁上镌下“辟开真面目”五个大字,并在桃花潭上方另造一洞。这就是我们今日所看到的秦人古洞。据说秦人古洞还曾吸引了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他作诗云“洞门深锁白云封,九节丹崖第几重?欲向山中询甲子,秦人尽曰不相逢。”

唐·韩愈桃源图

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

流水盘回山百转,生绡数幅垂中堂。

武陵太守好事者,题封远寄南宫下。

南宫先生忻得之,波涛入笔驱文辞。

文工画妙各臻极,异境恍惚移于斯。

架岩凿谷开宫室,接屋连墙千万日。

赢颠刘蹶了不闻,地拆天分非所恤。

种桃处处惟开花,川原远近蒸红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