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像寺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陕西旅游出版社《中国行旅游手册山西行》第77页(952字)

坐落在台怀镇西南部,与塔院寺山门遥相呼应。因寺内供奉文殊巨像而着名,是五台山着名青庙和五大禅处之一。始建于唐代,后毁圮。于元代延祐年间重建,不久又毁于大火。明代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再建。当年盛况不凡。现存前部山门、天王殿,两翼为配殿、廊庑,中部为文殊阁和钟、鼓楼,后部为神堂方丈院。厩厨、僧舍,一应俱全。寺内主殿文殊阁,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重檐九脊顶,檐下斗拱密致,檐上三彩琉璃剪边,阁内佛坛宽大,坛上文殊菩萨驾驭于狮背,全高达9米,是五台山诸寺庙中最高大的一尊文殊佛像。佛龛背面塑有药师、释迦和弥陀“三世佛”,三佛倒座,与一般寺院殊异。两侧靠墙从上至下悬塑有五百罗汉渡海图,个个罗汉神情飘逸,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全部塑像皆为明代遗物。其中文殊巨像塑于明代孝宗九年(1496年),明万历年间作过修补,由于其宏伟、精美至极,后来竟被传为神造之物。

殊像寺西北隅原有一客堂,为顺治帝之妹(康熙帝的姑妈)三公主“善静室”。相传清室定鼎后,为宠络汉臣,让三公主许配吴三桂之子吴应。因吴三桂叛清,吴应熊被处死。受封建道德守节的约束,三公主出家殊像寺,巧遇因失恋而出家的青年和尚,两人常在善静室研讨经文,因此流言四起。康熙帝怕有损皇族声誉,派人上五台山焚寺,策谋将他俩与寺同归于尽。不料,三天大火烧了寺庙,惟此两人研读经文的“善静室”独存。康熙帝认为这是文殊菩萨显灵,证明他们之间关系清白,甚喜,即令耗费巨资,重建了这座寺庙。为表示此庙有文殊显灵,故名殊像寺。殊像寺附近有般若泉,为五台山圣景之一。它是五台山黄庙、活佛特供“净水”,至今涌流不绝,被用于制作饮品。

五台山十大黄庙:

菩萨顶寺、罗睺寺、台麓寺、玉花池寺、寿宁寺、金刚窟、七佛寺、三泉寺、普安寺、镇海寺。

五台山十大青庙:

显通寺、塔院寺、圆照寺、广宗寺、殊像寺、碧山寺、南山寺、风林寺、金阁寺、灵境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