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地貌学辞典

块体运动

书籍:地貌学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天文学、地球科学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地貌学辞典》第156页(768字)

地表岩体和土体在内、外力综合作用下发生的向下运动称为块体运动。

大多发生在斜坡地区,其最主要的自然营力是重力,故形成的地貌称为重力地貌。

块体运动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和蠕动4类。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运动开始时总是整体起动的,但亦具有各自的特征。

在自然界还存在着许多过渡类型,各类型之间也能相互转化,如滑坡向崩塌转化、崩塌转化为泥石流、蠕动转化为滑坡等。

块体运动在热带、温带、寒带都有分布,多分布于山区,其上界为山地冰川带、寒冻风化带,这一地带的块体运动类型主要为崩塌。往下为多年冻土所覆盖的山地,在冻融作用下形成融冻滑坡。

大陆架和大陆坡有海底滑坡,在海沟沟坡靠大陆一侧有大量密集的海底滑坡。

块体运动对人类的干扰和破坏极为严重,其危害方式可归纳为3类:

(1)原生灾害。包括块体运动直接造成的灾害,如人身伤亡,毁坏生产、生活设施,严重破坏地表结构。

(2)次生灾害。块体运动后出现的与其活动过程有关的灾害,有时比原生灾害还要严重,包括块体运动堵断江河、壅塞成湖,使上游泛滥成灾,溃决后又冲蚀下游沿江地带;引起水库、湖泊、海洋等水体的涌浪,诱发重力型地震等,造成严重损失。此外,块体运动之间的转化(如滑坡向崩塌转化、蠕动向滑坡转化等)也是一种次生灾害的表现形式。

(3)伴生灾害。火山活动、地震活动、洪涝灾害、飓风和台风等所伴生的块体运动造成的灾害,这种伴生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有时甚至超过地震等灾害本身。

上一篇:枯水 下一篇:地貌学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