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端临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湖北人民出版社《鬼谷子辞典》第440页(1258字)
【生卒】:1254—1323
马端临,字贵与,号竹洲,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元代史学家。其父廷鸾,博学多才,历任南宋枢密院和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马端临是马廷鸾次子,自幼勤奋好学,早年师从于朱熹学派的曹泾,受其影响颇大。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漕试第一,以荫补承事郎”(《新元史·马端临传》)。后父受贾似道排挤去职,端临留原籍侍养。
宋恭宗德祐二年(1276),元军攻下临安,马端临深感亡国之痛,遂隐居不仕。故南宋右丞相留梦炎,降元后为吏部尚书,曾向元廷举荐马端临父子,但为之所辞。
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马端临正式撰写《文献通考》。马端临为什么要撰此书呢?他说:“《诗》、《书》、《春秋》之后,惟太史公号称良史,……然自班孟坚而后,断代为史,无会通因仍之道,读者病之。至司马温公作《通鉴》,取千三百余年之事迹,十七史之纪述,萃为一书,然后学者开卷之余,古今咸在。然公之书,详于理乱兴衰,而略于典章经制。……唐杜岐公始作《通典》,肇自上古,以至唐之天宝,凡历代因革之故,粲然可考。……天宝以后,盖阙焉。……不无遗憾焉。”(《文献通考》自序)遂决定再着一部典章制度的通史,来说明历史的会通因仍之道。
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历经22年努力,马端临终于完成了《文献通考》的撰写。此书沿袭唐杜佑《通典》体例,叙述了从上古到南宋宁宗嘉定末年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它是研究古代特别是宋代典章制度不可缺少的一部重要史籍。
元仁宗延祐四年(1317),弘文辅道粹德真人王寿衍奉命访求有道之士,于饶州路发现本书原稿,于延祐六年奏上,敕命官为雕版。英宗至治二年(1322),又礼请马端临亲赴饶州路校勘,才刊行于世。廷鸾卒后,端临曾任慈湖书院山长、柯山书院山长、台州路学教授等职,后因病归家,不久卒。其着作还有《大学集传》一卷,《义根守墨》三卷,《多识录》一百五十三卷,均已亡佚。
马端临在其《文献通考·纵横家》中引了柳宗元和高似孙对《鬼谷子》的全文评论,同时他自己认为:“按《史记》,战国时隐居颍川阳城之鬼谷,因以自号。长于养性治身,苏秦、张仪师之。叙谓此书即授二子者,言捭阖之术凡十三章,《本经》、《持枢》、《中经》三篇,梁陶弘景注。《隋志》以为苏秦书,《唐志》以为尹知章注,未知孰是。陆龟蒙诗谓鬼谷先生,名誗,不详所从出。柳子厚尝曰,来鹄亦曰:‘鬼谷子昔教人诡绐缴讦、揣测憸滑之术,审备于章旨,六国时得知者,惟仪、秦而已。如捭阖、飞钳,实今之尝态。是知渐漓之后,不读鬼谷子书者,其行事皆得自然符契也。昔仓颉作文字,鬼为之哭,不知鬼谷作是书,鬼何为耶?’世人欲知《鬼谷子》者,观二子之言略尽矣。故掇其大要,着之篇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