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鬼谷子辞典

张仪事秦惠王

书籍:鬼谷子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湖北人民出版社《鬼谷子辞典》第219页(2406字)

【译文】:

张仪侍奉秦惠王,惠王死后,秦武王继位。

武王左右亲近之人都诬蔑中伤张仪,说:“张仪侍奉先王不忠心。”话还没说完,齐国派来责备秦国任用张仪的使者也到了。

张仪听到这个消息后,就对武王说:“我有一条愚计,愿意献给大王。”武王说:“什么计策?”张仪说:“替国家着想,东方各诸侯国发生大变故,然后大王才能取得更多的土地。现在齐王最恨我,我走到哪里,齐国一定会发兵攻到哪里。所以,我情愿以不才之身到魏国去,齐国一定会发兵进攻魏国。齐军和魏军集结于大梁城下,不能罢兵,大王可以趁此机会讨伐韩国,侵入三川之地,出兵函谷关却不攻伐,就能兵临西周天子祭器一定可以获得,然后挟持天子,掌握地图和档案文书,这是霸王之业啊!”武王说:“好计!”于是准备了三十辆兵车,把张仪送入魏国。

齐国果然发兵攻打魏国。魏王很害怕。张仪说:“大王不要担心,请让我使齐国罢兵。”于是派自己的舍人冯喜出使楚国,顺便又出使齐国。出使齐国、楚国的事情已经完成,因此对齐王说:“大王最恨张仪,虽然这样,却是在秦王面前大大地帮助了张仪。”齐王说:“我最恨张仪,张仪在哪里,我一定发兵讨伐哪里。为什么说是帮助了张仪呢?”(冯喜)回答说:“这正是大王帮助张仪的地方。张仪离开秦国时,就这问题与秦王约定:‘替大王考虑,东方各诸侯国有大变故,然后大王才能更多地夺取土地。齐王最恨我,我在哪里,齐王一定发兵攻打哪里。所以,我情愿以不才之身到魏国去,而我到了魏国,齐王一定发兵讨伐魏国。魏国与齐国的军队集结于大梁城下,而不能罢兵,大王趁此机会讨伐韩国,侵入三川之地,出兵函谷关却不要攻伐,只要兵临西周,天子的祭器一定能获得,挟持天子,掌握地图和档案文书,这是霸王之业啊!’秦王认为张仪说得对,给他兵车三十辆并把他送入魏国。

而齐国果然讨伐魏国,这是大王自己在国内使士卒疲惫,(在国外)攻打盟国,扩大邻近的敌国的土地,却使自己面临灾祸,还使秦王更加信任张仪。这就是我所说的您在帮助张仪的缘故。

”齐王说:“你说得对。”于是就停止了对魏国的进攻。。【注释】:

①本文出自《战国策·齐二》。

武王:秦武王,公元前310至公元前307年在位。

②恶(wù):此处意为说人坏话、中伤。

③让:责备、斥责。

此指齐王遣使责备秦国任用张仪。

④效:致、献。

⑤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

多用作国家的代称。 东方:此指山东六国。

⑥齐王:此指齐湣王。

⑦不肖:不贤,无德才。

⑧三川:指黄河、伊水、洛水。后秦置三川郡,辖境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南灵宝以东的伊、洛水流域和北汝河上游地区。

函谷:古关名。在今河南灵宝东北。 临周:兵临西周。战国时周王室分裂为东周、西周两个小国。

西周都城在今河南洛阳西。 祭器:祭祀时的礼器。

此指周天子所用之礼器。

⑨案:考察、查究。引申为掌握。

⑩革车:兵车。 纳之梁:纳之于梁,即使张仪进入魏国。之,指张仪。

⑾梁王:此指魏襄王,公元前311年至公元前296年在位。

⑿罢:罢退。

⒀舍人:战国及汉初王公贵官都有舍人。《汉书·高帝纪》颜师古注曰:“舍人,亲近左右之通称也。” 藉使之齐:冯喜本来出使到楚国,又派遣他到齐国,故称藉使之齐。

⒁托:拜托,引申为帮助。

⒂罢(pí):通“疲”。 与国:结盟的国家。

广邻敌以自临:使邻近之敌国土地扩大,结果自己面临灾祸。

。张仪事秦惠王。

惠王死,武王立。左右恶张仪,曰:“仪事先王不忠。”言未已,齐让又至

张仪闻之,谓武王曰:“仪有愚计,愿效大王。”王曰:“奈何?”曰:“为社稷计者,东方有大变,然后王可以多割地。今齐王甚憎张仪,仪之所在,必举兵而伐之。故仪愿乞不肖身而之梁,齐必举兵而伐之。齐、梁之兵连于城下,不能相去,王以其间伐韩,入三川,出兵函谷而无伐,以临周,祭器必出

挟天子,案图籍,此王业也。”王曰:“善。”乃具革车三十乘,纳之梁

齐果举兵伐之。

梁王大恐。张仪曰:“王勿患,请令罢齐兵。”乃使其舍人冯喜之楚,藉使之齐。齐楚之事已毕,因谓齐王:“王甚憎张仪。虽然,厚矣王之托仪于秦王也。”齐王曰:“寡人甚憎仪,仪之所在,必举兵伐之,何以托仪也?”对曰:“是乃王之托仪也。仪之出秦,因与秦王约曰:‘为王计者,东方有大变,然后王可以多割地。齐王甚憎仪,仪之所在,必举兵伐之。

故仪愿乞不肖身而之梁,齐必举兵伐梁。梁、齐之兵连于城下不能去,王以其间伐韩,入三川,出兵函谷而无伐,以临周,祭器必出,挟天子,案图籍,是王业也。’秦王以为然,与革车三十乘而纳仪于梁。而果伐之,是王内自罢而伐与国,广邻敌以自临,而信仪于秦王也

此臣之所谓托仪也。”王曰:“善。”乃止。

上一篇:齐助楚攻秦 下一篇:鬼谷子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