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鬼谷子辞典

陶渊明

书籍:鬼谷子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湖北人民出版社《鬼谷子辞典》第386页(1686字)

【生卒】:365—427

陶渊明,一说名潜,字元亮,东晋南朝时着名人。

他出身于浔阳柴桑的一个没落官僚地主家庭。《晋书》、《宋书》说其曾祖父为东晋的开国元勋陶侃,官至大司,封长沙郡公。陶渊明出世时,陶家已日渐衰败。

正如他在《自祭文》中说:“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虽然家境败落,陶渊明自幼仍受到良好的教育,除熟读老子》、《庄子》外,并对儒家的“经书”如《诗经》、《尚书》、《礼记》、《易经》、《乐记》、《春秋》等亦下功夫苦读。他在《饮酒》诗中说:“少年罕人事,游好有六经。”

陶渊明虽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年轻时就有“大济苍生”的抱负,但直到29岁时,才步入官场,当上了江州祭酒(掌管教化)。然而,由于他不肯献媚逢迎,对官场上种种尔虞我诈、胡作非为等都极为厌恶,便“少日自解归”了(萧统《陶渊明传》)。辞去祭酒后,在家赋闲七年,35岁时又到桓玄部下去当佐吏。不久,他看出桓玄欲纂夺皇位,因不愿与之为伍,便以母亲去世为由,辞去官职,归田而居了。

这时的陶渊明,虽两次辞官回家,但仍等待着一个更好的时机到来。

随着刘裕的崛起,他认为施展抱负的时机到来了,于是,便到京口做了刘裕的参军(参谋军务的官),对这次做官,陶渊明充满了信心,他在《荣木》诗中说:“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然而,由于看到刘裕集团内部的黑暗,又使他大失所望,辞官归隐的思想又占据了上风,他在所写的《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中说:“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指隐居处所)。”离开刘裕后,陶渊明又到江州刺史刘敬宣那里当了参军,但不久即辞职。

后又到彭泽(今江西彭泽)做了80天的县令,在任县令期间,一次郡里派督邮到彭泽县来,下属禀告他说,应“束带见之”,他感叹道:“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不久,他又一次解下官印,辞官而归。

几次从政做官,使他屡经挫折,理想和抱负根本无法实现,渐渐对仕途心灰意冷,被迫归隐田园,最后终于走上了“躬耕自资”的生活道路。离开官场的陶渊明,就像出笼的鸟儿一样感到轻松自由,在他的《归去来兮辞》中充分地表现了这种轻松愉快的心情:“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指故宅),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然而他的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灾难很快就降临到他的头上,归田后的第三年(公元408年),他那“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的住宅,被一场大火烧了个净光。这场火灾使陶渊明的生活很快走了下坡路。在他笔下出现的不再是那些优美的富有生气的田园景象,而是“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霜交,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己酉岁九月九日》)这样衰败的景象了。此后到他63岁去世的20年间,他几乎是在贫困和疾病中挣扎,有时甚至不得不以乞讨度日,在他的《乞食》诗中道:“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这20年间,他再没离开过他的田园,尽管历尽艰辛,但他始终保持着高尚的节操。

陶渊明的作品,现存的有诗歌120多首,文12篇(辞赋3篇、记传赞述5篇、疏祭文4篇)。

其中以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其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的生活情景,其中一些作品隐寓着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

但有的也宣扬“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除诗歌外,他还擅长辞赋、散文等。

辞赋以《归去来兮辞》最为着名,散文当属他的《桃花源记》了。《桃花源记》反映了作者傲视权贵、憧憬一种自耕自食、平等友爱的生活。

其作品被后人收入《陶渊明集》中。

上一篇:刘邦 下一篇:鬼谷子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