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湖北人民出版社《青年读书辞典》第17页(982字)
【着者】:
庄子及其后学着。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中国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主要代表人物。《汉书·艺文志》着录《庄子》52篇,但留下来的只33篇: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当前学术界通行的看法是:内篇为庄子所着,外、杂篇的思想与内篇不尽一致,可能掺杂了庄子门人和后学以及道家其他派别的作品,但外、杂篇的某些篇章也反映了庄子的思想。《庄子》的内容气势宏大,行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往往用文学的语言、寓言的形式表达深刻的哲学思想,是一部洋溢着浪漫主义色彩的哲学论着和优秀的散文作品。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哲学思想,把“道”作为它的哲学体系的基本概念,但把《老子》哲学中客观唯心主义的“道”主观主义化了。“道”在《庄子》哲学中,仍然是世界的本原。
认为在天地万物未出现之前,它就已经存在了,它是一种非物质的精神本体,但它能派生出万千事物,构成无限丰富的世界。“道”与万物的关系是“全”与“偏”的关系。
“道”派生万物,而万物不过是“道”的形影,万物有成有毁,而道没有成毁,是永恒的,所以“道”是“全”,而从“道”中派生出来的万物总是不全,也就是所谓的“偏”。
在认识论上,《庄子》对人的认识能力及所获得的知识的可靠性持怀疑态度。认为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其生命总是有限的,以有限的主体去认识无限的世界,所获得的知识是不可靠的;主体用以表述知识的语言、概念都是有限的,无法表述代表宇宙大全的“道”。认识的标准不具有客观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是非标准,因而找不到一个正确的标准,只能是“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否定了客观真理。
《庄子》的人生哲学充满了矛盾。认为,人生的苦恼与不自由的根本原因在于“有待”(受客观条件制约)和“有己”(有人的自我意识),人要获得自由,就要超越各种条件的制约,达到“无待”、“无己”的境界。
但否定人的自我意识又使人丧失了改造世界的能力,一切听其自然,所以一方面是主张绝对的精神自由,另一方面则是绝对的宿命论。《庄子》哲学中“道法自然”、虚静无为的思想,补充了儒家学说中欠缺的人格——心灵哲学,它与儒、释相互补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无论在思想史或是学术史上,它都享有崇高的地位。晋郭象的注本,清王先谦的《庄子集解》、今人陈鼓应的《庄子今注今译》都是较有参考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