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青年读书辞典

《二程全书》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湖北人民出版社《青年读书辞典》第27页(869字)

【着者】:

程颢、程颐兄弟着作汇编。

程颢(1032-1085),学者称明道先生;程颐(1033-1107),学者称伊川先生。二程为同胞兄弟,中国北宋哲学家,共同创立“洛学”学派,同为道学(理学)的奠基人,合称“二程”。《二程全书》明清两代有不同刊本。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新点校本,改称《二程集》。

内容包括《遗书》、《外书》、《文集》、《易传》、《经说》、《粹言》6种。为研究二程生平及其哲学思想较全面的资料。

《全书》把“理”或“天理”看成是唯一真实的本体,“唯理为实”,“不为存,不为桀亡”,“理”能够派生“气”,因而能源生万物、派生万物诸理。“理”与“气”的关系为“有理则有气”。

“理”是第一性的,气是从属于“理”的。

万物及其功用都由“理”来决定:“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把万物诸理都归结为作为唯一真实本体的“理”。可见,二程的“理”,不是指客观事物的自身规律,而是一种派生气、派生万物、派生诸理的绝对精神。书中通过对《大学》“格物致知”命题的重新解释,阐发了他们认识论的观点。

“格物”就是“穷理”。“理”在自然为不可违抗之“命”,在社会则为规范行为之“义”,赋于人为先验之性,寓于身为主宰之心。可见,“理”既在心外,又在心中。只要注重自我修养,发明主观之心,即可达到“穷理”的境界。“致知”的目的不在于认识事物的规律性,而在于践履父慈子孝之类的封建伦理原则。因此,在知行关系上主张知先行后,先“穷理”,而后才能“致知”,从而完善个人的道德。这种认识论,把人们的认识活动禁锢在内心道德修养、认识和践履封建伦理纲常的狭小主观范围之中,其局限是显而易见的。书中也包含有某些辩证法因素,二程看到一切事物都处于对立之中,并看到了事物在对立中的发展变化。但由于其唯心主义的实质,窒息了其学说中辩证法的因素,用僵化的观点看待事物的对立,把变化看成只是一种终而复始的循环运动。《二程全书》对宋明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学说后为朱熹所继承发展,使程朱学派成为理学的代表和维护封建道统的重要思想工具。

上一篇:《正蒙》 下一篇:《四书集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