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青年读书辞典

《儒林外史》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湖北人民出版社《青年读书辞典》第351页(1478字)

【着者】:

长篇小说。

吴敬梓着。吴敬梓(1701-1754),中国清代小说家,一生经历了从名门望族到贫困小民的生活变迁,对社会腐败和世态炎凉有较深的体验,这为其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儒林外史》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优秀的长篇讽刺小说。全书55回,由许多独立的故事连缀而成,描写了封建社会后期形形色色知识分子的生活经历和精神状态,以讽刺利禄熏心的封建士大夫、批判腐朽落后的封建科举制度为中心,暴露了封建社会的丑恶、腐败和黑暗,从而揭示出这个社会必然走向死亡的历史命运。作品最精彩的篇章,塑造了一批醉心功名、丧失灵魂的酸臭腐儒,勾画了一幅儒林群丑图。周进和范进,累试不第,年已花甲,受尽了世人的讪笑嘲弄,生活上穷愁潦倒,精神上也被折磨得如痴似狂。

周进因不能入贡院应试,号啕大哭,一头撞到贡院号板上几乎送命。范进为筹措乡试路费,被杀的岳父骂得血淋头,斯文扫地。可是一旦金榜题名,顿时身价百倍,范进中举之后,喜极而疯,可是给他送田产房舍的,投身为奴的,络绎不绝,很快成为一个暴发富户。

匡超人出身苦寒,本分守拙,考中秀才之后便日趋堕落,虚伪狡诈,横行乡里;严贡生为非作歹,霸人田产,乡邻恨之入骨。

小说通过一系列由科举走入仕途读书人的生活和思想变迁,揭露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侵蚀和毒害。作品还淋漓尽致地描绘了一些斗方名士沽名钓誉的卑劣行径。

二先生浪迹江湖,专以批选刻卖八股文为业,诓人钱财;浦郎出名心切,竟不择手段,偷了牛布衣的遗稿,冒名顶替,到处吹嘘;杨执中抄袭元人作,据为己有,招摇撞骗;权勿用想了种种办法追名逐利,结果四处碰壁,便走“终南捷径”,假意隐居肖山,不久被尊为高士,名扬州县。其它如景兰江、赵雪斋、浦墨卿、支剑峰、肖金铉、诸葛佑等人或依附权贵,或说谎骗钱,或占卜扶乩,追名逐利的手段千奇百怪,从另一个侧面揭露了科举制度造成的社会恶果。

此外,作品也揭露了封建末期道德风尚的败坏和社会政治的黑暗。科场出身的贪官污吏、恶霸豪绅比比皆是。

举人王惠一心记着“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古训走马上任,不久他的衙门里便“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响成一片;汤知县为了向上司邀功升迁,标榜自己办事清廉,在禁杀耕牛的时候,将向他行贿的回族老人活活治死;彭泽县令为了自己的“清名”,当有人报告在他的治内有盐船被抢时,他并不追捕凶犯,却把船上的舵工打得死去活来。《儒林外史》除了讽刺和揭露封建知识分子的种种劣行恶迹之外,也通过一些“文行出处”的正面形象,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

王冕出身微贱,在艰苦的环境中自学成才,他蔑视科举,甘于淡泊,以卖画为生。当朝廷逼他做官时,他逃往山中不出;市井奇人荆元,以缝纫为业,爱好弹琴写诗,为人豁达大度,自得其乐。

其它如虞育德、庄绍光、迟衡山等人也都看轻举业,不慕虚名,他们有真才实学,用自己的劳动换取平常的生活。

作者在这里给知识分子安排的生活之路,对“学成文武艺,贷与帝王家”的封建思想,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反叛。

在艺术上,《儒林外史》最突出的特点是讽刺。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赞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认为这部书达到了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高峰。书中的讽刺冷峻、婉转而含蓄,作者通过夸张、对比、细节描写等手法,通过人物言行的自我矛盾来达到讽刺的目的。

在结构上,全书由各自独立又可贯通一气的若干故事连接而成,环环相扣,若断若续,读来舒缓自如又引人入胜。《儒林外史》继承了古代文学中针砭时弊的战斗传统,给后世创作特别是晚清谴责小说以重大影响。

上一篇:《红楼梦》 下一篇:青年读书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