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青年读书辞典

《从遗传学看人类未来》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湖北人民出版社《青年读书辞典》第600页(1683字)

【着者】:

木村资生主编。

木村资生,日本现代科学家。本书是日、美两国七位遗传学家的论文汇编。

由于核武器、人口膨胀、环境破坏、生物学革命这四大因素给人们造成的潜在危机感,所以作者从遗传学的角度去“看”未来,带有试图用科学的手段设计人类群体模式的意向。本书首先从进化遗传学和人类遗传学两个方面介绍了人类进化的历史。其中进化遗传学主要讲的是从40亿年前类似基因的自我增殖分子在地球上产生,到约200万年前人类祖先开始从猿分化的这段生物进化过程。说明具有高度智能的生物——人(智人),不应该忘记自己肉体和心理上的基本特征,是在野蛮状态下为有利于生存不断淘汰进化的产物;人类遗传学则是通过对人类及与人类亲缘关系最接近的猩猩属类人猿的比较生物学研究来阐明人与猿分支后的发展情况的。

比较研究表明,人体各部分的机能与猿类是很相近的,两者仅存在发达程度上的差异。其中以大脑机能的差异最为明显,这是因人类有“文化进化”的结果。较之人类生物学进化的漫长岁月,“文化进化”可谓转瞬间的事。急速的旋律不可能使人类臻于完善,存在一些不合理或矛盾是可以理解的。若要克服人类社会面临的危机,从人类遗传学的原理出发,就得从改造人着手。作者认为,在前述的“四大危机”中,人口问题是对人类命运影响最大的因素。

这一问题包含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在数量方面,若推行每个家庭平均只生两个孩子,使方差限制为零的计划生育措施,就能避免因人口膨胀而造成悲剧;在质量方面,作者认为,用改善环境、修整表现型和控制发育等措施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的。

从长远着想,必须以优生为目标。

所谓“优生”分消极和积极两类。

消极优生是指把有害突变积累限制在某种范围之内。其办法有:对携带有较多有害基因的人应限制其子女数,在发育的初期将含有异常染色体的受精卵排除,在有异常染色体的婴儿出生前中止妊娠,对有缺陷的基因施行精细手术,用工业合成基因移入人体细胞等。

鉴于人类性状(智能、健康和社会协调性等)依赖于许多基因的相互微妙作用,而且个人之间在这方面的差别也很大,用基因的精细手术达到自由组换细胞核内的核苷对还是极其遥远的事。况且这种方法存在着次生危险性和不经济的弊端,所以作者认为采用“积极优生”的办法是防止退化,保持人类这一生物物种繁荣稳定的根本办法。

除上述遗传工程的手段外,本书还重点介绍了两种以“群体选择论”为基础的方案。其一是美国遗传学家H·J·勒提倡的利用精子贮藏库配子进行选配的方法。因其与现行社会的共同观念背道而驰,遭到了各方面的反对;其二是英国生物学家霍尔丹提出的建立无性繁殖(克隆)系统的设想。这种以优秀人材的体细胞制造遗传相同的个体的设想如若实施,将给社会带来不可预测的后果,所以也是有争议的。

木村资生认为,若广泛采用体外受精来取代自然生育,不仅可将妇女从妊娠、分娩的负担中解放出来,或许还因对配子选拔的抵制心理减弱,使优生处理、发育后的脏器移植及免疫反应控制等成为可能。为保证人类的素质和进化,本书用大量篇幅介绍了突变、选择缓和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知识。

因人类活动而产生的放射线及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有增无已,与自然因素一道将构成对人类遗传基因的诱变威胁。分析表明,突变是一种涉及面极广的强效果的基因变化,对人体的真正影响通常是有害的,一个极端情况就是产生显性致死基因,所以应使突变率控制在最低水平。所谓“选择缓和”指的是在现代条件下个体生存的机会较之原始时代增多,使各种遗传缺陷被保存下来,如血友病、色盲、先天畸形、苯丙酮尿症等,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了后患。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物物种的生命现象的科学,本书从生命原理、生命物质的分子结构、生命基本现象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及遗传信息表达的控制等方面对它作了全面介绍,并对其未来作了展望。人类对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是忧喜掺半的,它在给遗传病防治及优生带来福音的同时,还向人类的生物遗传结构及包含道德与价值规律的社会结构提出了挑战。究竟是非如何?还有赖我们继续实践、探索。

读者亦可对这些问题作深入的思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