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542页(721字)

【生卒】:约465—约532

北朝齐、梁时人,文学理论家。

字彦和,祖籍东筦莒县,世居京口(今镇江)。早孤,家贫,依定林寺(金陵)僧佑整理佛经十余年。

梁天监初年,曾任临川王记室、东宫通事舍人,故世称刘舍人。晚年出家,改名慧地,未期而卒。

主要着作有《文心雕》传世。其《序志》篇自称三十岁时“尝夜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旦而寤”,乃搦笔论文。

又推原究底,遍采百家,融释、道于儒,构建笼罩群言的博大的美学与文艺理论体系。其中,文艺心理学思想相当丰富,既以“文心”为题,视文学为“载心”之物,又从艺术发生、创作构思和审美鉴赏多方面提出了独具系统的文艺心理学理论。

认为文艺由审美感应而生,“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较深入全面地论述了艺术想象的特点及其作用,由“思理为妙,神与物游”论及“虚静”、“独照”、“意象”、“节宣”等重要概念,揭示出构思中“规矩虚位,刻镂无形”和“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的特点。

察觉到“思表纤旨,文外曲致”的微妙,强调性灵与“养气”的重要性。对于作品构成因素的分析,尤重情感的功能,屡言“情动而言形”,主张“为情而造文”。

其“心物交融”、“拟容取心”、“因情立体”、“因性练才”、“杼轴献功”、“万虑一交”、“体物写志”、“率志委和”等论说观点互相贯通,构成了以创作主体为中心的文艺创作心理学。又围绕鉴情知音,辨析了“会己”与“异我”的不同心理特征,结合对各类作品的美感品味,形成了以鉴赏主体为中心的文学鉴赏心理学。

不仅高度概括,全面总结了前人关于文艺心理的论述,而且提出了一系列精深独到的观点与命题,使中国古典文艺心理学初具规模地建立起来,影响极为深广。

上一篇:谢赫 下一篇: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