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
书籍:文艺心理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696页(652字)
【生卒】:1908—1970
美国心理学家。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需要层次理论的创建者。他曾担任过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1967年美国心理学会年会主席。
他是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者和理论家,自称是在进行建立“社会伦理心理学”的尝试,其理论是建立在“一般心理分析和实验心理科学实证主义基础之上”的一种整合体系。在《动机与人格》(1954)和《存在心理学探索》(1962)两部论着中,他提出每个人都有一个必须被满足的需要层次:从基本的生理要求到爱、尊重乃至自我实现。
当一个需要满足时,情绪层次中下一个较高水平的需要便支配了意识功能;缺乏食物住所及感到自己所处环境不安全的人不能表现对高一层次的需要。真正健康的人是达到自我实现的人。马斯洛的理论与弗洛伊德把破坏本能和爱欲本能并列的看法不同,他认为人的本性基本上是好的,破坏性是派生的,人类社会的前景是乐观的。他的理论还与传统行为主义的机械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的见解不同,他强调人是主动的,是能创造的。
他极力主张科学必须更有成效地解决复杂的心理学问题,特别是传统的真、善、美及其价值论问题。他想通过改善科学方法和扩大科学权限,以弥合当代已发展到十分严重地步的科字与信仰的分裂,使人类的崇高抱负也能由于科学的推动而获得人们的普遍确信。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成为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和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之后的“第三思潮”。其着作还有《自我实现的人》、《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科学心理学》以及论文集《人性的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