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含的读者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712页(738字)

接受美学着作。

作者伊瑟尔。书的全名为《隐含的读者:从班扬到贝克特散文虚构中的交流模式》。

1972年以德文版问世,1974年又出版了英文版。该书发展了作者在《本文的召唤结构》中所提出的阅读活动理论、审美响应理论的初期构想,主要提出了如下几个观点。

①关于“隐含的读者”。作者认为,文学的接受过程并不只是在创作过程结束、作品发表及至读者阅读才开始读者的作用也不止体现于阅读中,它贯穿于文学的全过程,只是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又认为文学是一种“交流方式”,这种性质决定了它与读者之间始终是一种“对话关系”,作者不管是否意识到,在创造过程中预先就会为读者设计某种“接受模式”,它在接受的“准备过程”或“潜在阶段”均客观存在。作者将“隐含的读者”与作品的写作过程、读者的阅读活动联系起来,并赋予这一概念以特殊含义:它既体现了本文潜在意义的预成作用,又体现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此种潜在意义的实现。②“隐含的读者”的特质与功能。

作者进而指出,“隐含的读者”是一种表达作品意向的本文结构,牢固地隐形并暗含于本文结构之中,它是“指本文预先被规定的阅读的行动性,而不是指可能存在的读者的类型”。这里所说的“读者”,不是指某个具体的、现实的读者,而是一种功能结构,是“为了作品的理解和作者意向的现实化所必须的读者”。作者认为,读者发挥上述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作品的意向深度和本文的确定性程度”。

③充分认识读者对文本的能动介入作用。为此,提出:作品潜在意义的现实化就要求读者更深入地介入,更多地更能动地参与;同时也说明文字创作也面临挑战,作家必须充分认识读者的能动介入作用,运用更新颖、均妙的艺术手段,使读者的介入和参与更充分、准确地体现出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