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外关系史辞典》第939页(964字)
无产阶级革命家。
前国务院总理。杰出的外交家。浙江绍兴人,生于江苏淮安。
曾用名伍豪。1917年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留学。1919年回国,参加领导天津五四运动,同年入南开学校大学班,参加发起组织觉悟社。
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参加共产主义组织,曾任中共旅欧总支的领导工作。1924年回国后,任中共地方组织的领导工作。
1925年参加领导两次东征。
1927年起逝世时为止,一直参加中共中央或中央军委的领导工作。1927年参加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领导南昌起义,1931-1935年参加领导反“围剿”和中央红军长征,参加遵义会议;1936年率领中共代表团在西安事变后和张学良、杨虎城迫使蒋介石抗战。抗战时期,兼任中共的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和中共长江局、南方局的领导工作。
抗战胜利后,率中共代表团与国民党谈判。后来协助毛泽东组织和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
1949负责筹备新中国的成立工作。建国后,担任国务院总理26年,负责主持政府的全面工作。兼任过第一任外交部长,一直主持和领导新中国的外交工作,参加了一些重大的国际政治活动和外交活动,成为世界上声望卓着、影响深远的外交家。他的关于坚持独立自主、反对外来干涉和压追的思想;关于支持第三世界国家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思想;关于争取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的思想,关于建立和平共处5项原则的国际关系准则的思想;关于坚持在和平共处5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和经济合作的思想;关于求同存异、促进国际间和平合作的思想;关于加强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积极推进人民外交的思想;关于加强中国外交队伍建设的思想等等均在国际关系史上和中国外交史上闪耀着光辉。
他一生参加的国际活动和外交活动,如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中国同周边国家的边界谈判、解决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世界和平运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对亚、非、欧国家频繁的访问以及中法、中英、中美、中日、中苏谈判等等,表现出来的既能坚持正义和主权的原则,又能灵活处理的精神,也给各国政治家和国际舆论界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所出版的《周恩来外交文选》一书,不仅为人们了解、研究新中国的外交和现代国际关系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而且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提供了珍贵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