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外关系史辞典

广州人民反入城斗争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外关系史辞典》第311页(592字)

“南京条约”签订后,广州人民反对英人入城的斗争。

鸦片战争前,外国人均居广州城外商馆。战后,广州开埠通商,英人坚持要求入城居住。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10月,钦差大臣、两广总督耆英表示同意,激起群众不满。80多名绅士上书耆英,声称“各县联络千有余乡,团练义民10余万众”一致反对。

耆英只得劝请英人暂缓进城。1846年1月,耆英在英国公使德庇时武力威胁下,贴出告示,要求人民勿反对洋人进城。群情激忿,一方面撕毁告示,张贴反入城的红白揭帖;一方面纵火焚烧知府衙门,并约定夷人入城之日,闭城起事和攻打城外英人商馆。德庇时被迫带兵退回香港。

1847年4月德庇时突率军舰20余艘、士兵1000余名,闯进门,炮轰广州,提出立即准许英人入城等7项条件。

耆英既惧激民变,又惧开衅,深恐局面难以收拾,决定“凡所要求皆许之,唯进城一事,约在两年以后”。1848年,耆英离粤,由徐广缙升任两广总督。英国公使也由文翰继任。

1849年2月,文翰要求按照原定期限,允许进城。广州又一次掀起反英高潮,社团组织立即行动,城厢内外组织团勇10万余人以自卫。徐广缙无可奈何,又以“民情未洽,众怒难犯”为由,请求英人暂勿进城。文翰即率军舰驶入省河进行武力威胁。

当时广州10余万城乡义勇齐集珠江两岸,严阵以待。文翰只得退出珠江。4月11日,文翰复照徐广缙,放弃入城要求。

分享到: